55歲男運動時特別喘 微創二尖瓣修補手術助改善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1名55歲男子自述半年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情形,運動時特別嚴重,到成大醫院診斷是重度心臟二尖瓣閉鎖不全症,醫師建議外科手術治療。患者考量傳統開胸手術恢復期較長,會影響後續工作,醫、病討論後決定做側胸微創二尖瓣修補手術,手術完成後持續回診追蹤。
成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胡祐寧指出,二尖瓣閉鎖不全是很常見的心臟瓣膜性疾病,初期無明顯症狀,有症狀多以運動時會喘做表現,盛行率約占人口的1~2%,年紀愈大好發性愈高。重度二尖瓣閉鎖不全的病患若合併有心衰竭,依照國際指引建議,需要做二尖瓣手術以改善症狀與長期存活率,手術方式選擇需要依各人實際病症和年紀等因素整體考量。
近年來日益成熟的二尖瓣「修補」手術,與二尖瓣「置換」手術相比,修補術有較低的手術風險與較佳的長期預後,成為重度二尖瓣閉鎖不全的治療首選。
胡祐寧表示,心臟外科手術可能有令人高度擔憂的併發症,病患常將外科手術放到「非到不得已不選」的治療方式;但重度二尖瓣閉鎖不全會對心臟有整體影響,若未及時手術,長期追蹤會發現逐漸出現肺動脈高壓、三尖瓣閉鎖不全、心房顫動,甚至心臟功能低下等併發症,種種因素會使外科手術從單選題變成複選題,不僅增加手術風險、長期預後也會變差。
而年紀過大、手術風險過高、不適合手術,或是經考慮仍無法接受外科手術的病患,可在評估與討論後,轉介至心臟介入治療專科,做後續藥物或介入治療。
胡祐寧說,成大醫院醫療團隊對於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外科治療,會以醫病共享決策方式,先做整體評估、分析各項術式的必要性與風險,並與病患討論開胸方式、術式選項、瓣膜修補或置換選擇、醫療費用與恢復時間,可讓病患徹底理解自己疾病狀況,選出最適合的手術組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