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6旬翁腳紅腫誤為蜂窩性組織炎 急診醫一看是「丹毒」

2023/07/28 15:30

醫師表示,這位患者腳部出現紅腫痛症狀,其實是得到丹毒(Erysipelas)。(圖取自翁梓華醫師臉書)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65歲老翁最近有上呼吸道症狀,懷疑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毒,但怎麼驗都是陰性,一週後,腳上出現莫名紅腫。去診所就醫,醫生懷疑是蜂窩性組織炎,建議轉醫院用抗生素治療,經急診醫師檢查後診斷為「丹毒」,是一種細菌感染的後遺症,不是蜂窩性組織炎。只需口服抗生素,門診追蹤就好。讓老先生一臉茫然,直呼:「怎麼診斷差這麼多?」

急診醫師翁梓華在臉書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分享案例,他說明,丹毒 (Erysipelas)和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病理成因不同,但在臨床上常常被誤診,同時丹毒的「外觀」看起來比較可怕,所以一般人看到「丹毒」,通常都會覺得很嚴重,其實蜂窩性組織炎是皮膚的急性感染,會影響到皮膚真皮層的深層,不像丹毒只影響到真皮層的淺層,一般而言,蜂窩性組織炎較丹毒棘手。

蜂窩性組織炎vs丹毒

蜂窩性組織炎:翁梓華說,皮膚的急性感染,通常深度會從表皮層到達真皮層深層,通常是細菌性的感染所造成,臨床上輕症只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嚴重者則需要住院以靜脈注射的抗生素治療一週到兩週,常見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丹毒:翁梓華指出,丹毒在嚴格定義上,並不算是細菌感染,而是「身體細菌感染的後遺症」,丹毒常見是因為人體在近期有感染過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而產生的症狀。這類細菌通常是在上呼吸道,若有人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要特別注意,另外也有部分是因為香港腳等原因,造成細菌入侵。

醫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是細菌感染,而丹毒是細菌感染的後遺症,其影響範圍與治療方式都有所不同。(圖取自翁梓華醫師臉書)

翁梓華解釋,當人體受到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之後,身體會產生抗體對抗細菌,然而人體對抗這類細菌所產生的抗體剛好對皮膚細胞也會有反應,這時候就會導致皮膚發炎伴隨紅腫痛的問題。丹毒僅影響到真皮層淺層,因此這類的疾病,通常只需要口服抗生素、消炎藥,往往4-5天就會緩解,消退之後皮膚可能伴隨脫屑問題,僅有少數個案會嚴重到起水泡破皮。

翁梓華提醒,丹毒與蜂窩性組織炎,都是不難治癒的疾病,只要妥善地使用抗生素,通常都能夠讓疾病獲得控制、不留疤。反倒是如果沒有及早就醫,讓細菌毒素累積或是細菌滋生,反而更容易造成疾病惡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