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皮膚擠出惡臭膏體? 醫揭成人最常見3良性軟組織病灶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皮膚或關節處,長了一些不知名的病灶嗎?對此,雅丰時尚診所整形外科醫師楊弘維在臉書專頁「整形外科 楊弘維醫師」分享,成人最常見3種良性皮膚及軟組織腫瘤,包含角質增生的粉瘤、脂肪瘤,以及肌腱周圍滑液積漏的腱鞘囊腫。
粉瘤
學名是表皮囊腫,最大特徵是會從皮膚出口擠壓出惡臭粉狀灰白膏物,就像特化版的粉刺。可能因極小外傷,導致表皮組織被捲進皮膚真皮層或皮下組織,然後形成囊袋。表皮組織內襯在囊袋裡,又會產生老廢角質代謝物,不斷地累積在囊袋中,隨時間累積形成囊腫。最常見在臉頰、後背、耳垂或耳後等,常摳抓或是摩擦的位置。
楊弘維說,唯一解法就是開刀切除,而且要在它變大或是反覆發炎前就解決。因變大會有佔位效應,囊腫可能會推擠到周邊組織,切除恐有凹陷跟疤痕。另外反覆發炎會造成周圍皮膚組織纖維化變硬,這樣開刀會更難切除、範圍更大。手術重點在於把完整的囊狀結構,含皮出口整個切除,須連帶切除部分皮膚,避免不斷復發。
脂肪瘤
楊弘維表示,有脂肪的地方就有可能長,常見於軀幹、四肢、背部、後頸、頭皮、額頭等。在深層脂肪層或是肌肉下較不易察覺。此瘤大多數都是良性,可能會隨著時間年齡慢慢變大,但若是有短時間內急遽變大的情況需特別注意。有些脂肪瘤是邊界明顯,可以手術完整取出;有些則是瀰漫型,沒辦法完整取出,只能症狀式治療,較易復發。
腱鞘囊腫
楊弘維說明,成人手部最常見良性腫瘤,又稱肌腱瘤或筋瘤,常見於手腕手指關節、腳踝,形成原因推測是手踝部關節重覆、過度使用受傷,致關節或肌腱周圍滑液漏出聚集在囊中。推擠會滑來滑去,甚至因關節活動囊球破了、又累積,而忽大忽小。保守性治療為細針抽吸治療,並纏上繃帶壓迫處置,可短暫獲療效,但復發率高。
另一種為手術治療,將整個腱鞘囊腫切除,但是復發率相當高(甚至到40%),有些人開完刀不到半年就復發,原因主要是因為腱鞘囊腫的底部柄通常有連接周圍組織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要將這些組織都一併切除會有點困難,有些醫師會採取將連接處綁起來,孰優孰劣很難下定論,只能做好術後的壓迫、改變手部關節的使用習慣,才能減低復發。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