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沙門氏菌吃下肚惹腸胃炎 醫:含生蛋產品最容易被忽略!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氣太熱,若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出現腸胃不適,甚至高燒不退、血便、劇烈腹痛等症狀,需小心可能就是沙門氏菌腸胃炎,橙安親子診所院長陳敬倫提醒,沙門氏菌是人畜共通的「細菌性」傳染病,其中,雞蛋(殼)和含生蛋成份食品,最容易被忽略。
陳敬倫在臉書專頁「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發文指出,小朋友的腸胃炎大多是感染性的,大致可分為病毒性(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和細菌性,而在台灣最常見的細菌性腸胃炎就是沙門氏菌,為人畜共通傳染病,貓、狗、牛、羊、豬、雞、鴨、鵝,甚至是蛇、青蛙身上都有此菌,吃下被污染的食物,或手上細菌就可能引發急性腸胃炎。
尤其是雞蛋(殼)和含生蛋成份的食物,如沙拉、美乃滋、火鍋或醬料等,常常被父母忽略,不小心讓小孩吞下肚而感染腸胃炎。更有研究指出,帶小孩逛超市,經過生肉區也是危險因子,因為小孩可能不受控制亂摸生肉。
陳敬倫說明,被感染後,約12-72小時就會發病,症狀包括:發燒、腹瀉、大便有血絲或黏液,6%的小孩會發生菌血症,少數產生肺炎、腦膜炎、骨髓炎等嚴重併發症。若年紀在3個月以下,腸胃炎的危險徵兆,包含高燒不退、血便、綠色嘔吐物(膽汁)、大量且頻繁腹瀉;劇烈腹痛、腹脹、腹部僵硬;嚴重脫水、沒尿、精神活動力差等。
早期研究指出,沙門氏菌腸胃炎用抗生素治療,會增加病患身體帶菌時間,所以治療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的支持療法為主。不過目前也有人認為早點使用抗生素治療,可減緩病患症狀。儘管如此,仍建議一旦出現症狀,就儘速前往就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