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地中海貧血一次了解! 食藥署:若嚴重需輸血治療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主要症狀是貧血,若有此狀況的民眾,該如何治療呢?對此,食藥署表示,地中海貧血會依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像是輕度患者,通常沒有症狀,因此不需治療;而中與重度患者,可能需透過輸血來治療,若是要長期輸血的情形,會造成身體鐵質沉積,要搭配排鐵藥物。
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隱性的遺傳性疾病,最初在地中海沿岸的居民發現而稱之,也是台灣最常見的先天性貧血疾病。
食藥署提到,根據估計,目前台灣帶有海洋性貧血基因的人約佔人口的7%,而海洋性貧血依照缺少的血紅蛋白鏈,分類成α型海洋性貧血及β型海洋性貧血,依照嚴重程度,又可分成輕度、中度、重度海洋性貧血:
●輕度:患者稱為「帶因者」,通常沒有症狀,也不需要治療。
●中度:患者稱為「血紅素H疾病」,偶爾可能需要輸血。
●重度:重度海洋性貧血即為β型海洋性貧血,需定期終身輸血。
食藥署解釋,海洋性貧血的主要症狀是貧血,而目前的治療方式就是輸血治療,通常需2至4週進行一次輸血,但要注意,長期輸血會造成身體鐵質沉積,所以需搭配排鐵藥物作為治療。
此外,食藥署說,若伴有脾臟腫大問題時,則要進一步進行脾臟切除手術,少部分幸運的患者,若有配對到適合的捐贈者,可以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而痊癒。
最後,食藥署強調,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不會傳染,唯一的預防方式就是透過產前檢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進行基因檢查,醫師會依照父母的血液數值進行評估,做進一步的篩檢,因此只要做好充足的產前諮詢以及檢查,都不用太過擔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