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對抗「暑邪」中醫推4種消暑食物

2023/07/19 08:36

中醫分享4款消暑食物:新鮮蔬果、綠豆薏仁湯、酸梅湯、青草茶。(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氣溫節節高升,在太陽底下「曬」幾分鐘就容易有身體悶熱、頭部暈熱脹悶感的中暑感,桃園宜蘊中醫診所中西醫學整合主任鄭安斌表示,可以等太陽下山後散步、快走、慢跑等,運動到全身微微汗出,再補充溫開水,回家洗熱水澡,將體內暑熱散出預防中暑,並分享4款消暑食物:新鮮蔬果、綠豆薏仁湯、酸梅湯、青草茶。

鄭安斌在臉書專頁「中醫調養知己 鄭安斌醫師」發文分享,一般說的「中暑」,是以覺得身體悶熱、頭部暈熱脹悶感、煩躁、口乾、吃不下、噁心、四肢倦怠等熱衰竭初起的症狀,跟醫學上「熱中暑」需要送醫救治的程度不同。傳統中醫把「暑邪」歸在外感6種病邪之中,發病特點是:夏季好發、其性炎熱、易傷津耗氣、易夾濕。想要預防中暑,中醫會在調整體質的基礎上,搭配補氣養陰的藥物,加強人體散熱能力,常用:生脈飲、清暑益氣湯等。

熱傷害3種情況

鄭安斌說明,人類是恆溫動物,藉由皮膚表面血流量、流汗等方式來調節體溫。當氣候太炎熱時,我們能由體表散失的熱量減少,如果加上濕度高,變得不容易出汗,就會有悶熱、不適的感覺。熱傷害是指,因環境高溫或者人體無法調節高溫,造成的一系列疾病。

●熱痙攣:因為高溫或運動造成汗出過多、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局部肌肉會有抽筋、痙攣、疼痛的現象。

●熱衰竭:因出汗過多,導致體內水分及鹽分不足,影響血液循環。會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疲倦無力、臉色蒼白、心跳加快等症狀。

●熱中暑:當熱衰竭加重時,影響到中樞神經,造成無法排熱,會有:體溫超過40度、神經系統異常(幻覺、昏迷、意識糢糊不清等)、呼吸困難、抽搐、皮膚發熱無汗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處理,最終可能會休克、心臟衰竭、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可高達30-80%。

中醫表示,想要預防中暑,可以等太陽下山後散步、快走、慢跑等,運動到全身微微汗出,再補充溫開水,回家洗熱水澡,將體內暑熱散出;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 AC)

陽暑與陰暑

●陽暑:症狀有體溫升高、心煩、口渴、多汗、小便黃等,類似熱衰竭初期,治療以祛暑清熱為主,常用白虎加參湯、清絡飲、六一散等。

●陰暑:由於喝太多涼飲,或者反覆進出冷氣房導致皮膚毛孔緊縮,身體無法散熱,症狀有點像受寒、腸胃型感冒,會有:輕微發熱、疲倦、頭痛、肩頸酸痛、吃不下、噁心、脹氣、腹瀉等症狀。治療以清暑祛濕,調理腸胃為主,常用藿香正氣散、香薷飲。

常見的消暑食物

●新鮮蔬果:因為富含水分及營養,可以促進健康、預防中暑。像瓜類:西瓜、絲瓜、冬瓜等,一般認為性偏涼,適合在夏天吃,有清暑的作用。

●綠豆薏仁湯:綠豆能清熱解毒、消暑利水,薏苡仁能清熱利濕,常煮在一起。但綠豆跟薏仁都有澱粉,吃的時候要注意熱量。

●酸梅湯:烏梅有生津止渴、開胃的作用,所以很適合在炎炎夏日,食慾不佳時飲用,但要注意含糖量。

●青草茶:很多人天氣熱會狂灌青草茶解暑,要注意如果太過寒涼,反而影響腸胃,會出現胃痛、腹瀉,不能喝太多。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