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想問小孩在學校的狀況? 專家授5重點:與聊天不太一樣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最近兒虐議題頻繁,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又不知道從何問起。對此,語言治療師葉俊亞、簡彣如表示,與孩子談論某些特殊話題,跟聊天有點類似,但是又不太一樣,建議可從自然情境開始、從其他話題閒聊、問題盡量聚焦且開放、避免誘導式問答,以及觀察小孩行為等反應來協助問話。
葉俊亞、簡彣如在臉書粉專「BaeGo培果教育」發文指出,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但又不知道從何問起,尤其牽涉較為敏感的話題,如:霸凌、排擠、不當懲罰時,更是如此。這時如何詢問成關鍵,若問題過於抽象或帶有誘導意味,容易讓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提供5個比較重要的問話重點,供民眾參考,包含:
從自然情境開始
可挑選輕鬆的場合,如:大家一起在餐桌上邊吃邊聊,或睡前的自由談心時間。氣氛輕鬆不逼迫,且允許孩子有現在不想講的權利,避免拷問式問答。
先從其他話題閒聊
可從相關或時間點接近的事情開啟話題,慢慢往核心繞圈繞進去、並在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例如:「老師寫聯絡簿表示孩子午休時間都在聊天、都不睡覺」,與孩子談論此事時,可以先從午餐吃了什麼、吃完會想睡覺嗎、老師為什麼會希望大家睡覺呢?如果你想睡覺但是別人在講話,你會覺得怎麼樣呢?開始切入,千萬不要一開口就問說「老師說你午休都不睡覺很吵,是嗎?」
問題盡量聚焦且開放
問題若太大,會很難回答。另外,也要避免只有2選1兩種答案的問題,如「午餐好吃嗎?」只能回答好吃、不好吃。建議可以改成「午餐什麼最好吃?」及「希望哪道菜不要再出現?」
避免誘導式問答
誘導式的問法,可能會讓孩子以為有「標準答案」,孩子可能會根據大人的問話方式,湊出可能不合乎實際內容的回答。如:「你想清楚再回答唷」、「我再問一次,這很嚴肅」、「你確定嗎?」等。
觀察行為、動作及反應
沒說出口的有時候比說出來的更重要,可透過觀察孩子的情緒、語調、眼神、坐姿及肢體動作等,這些就是構成別人口中「相信直覺」的基礎,沒有人比你更瞭解自己的孩子。
另外,關於孩子在學校中的人際互動、對於學校與師長的觀感等話題的問法。語言治療師分享,針對不同情境,建議可以有不同問法,以下情境及提問,供民眾參考,讓家長能與孩子好好交流。包含:
●瞭解孩子對於學校、師長的觀感及態度:「教師節到了,你想送老師禮物嗎?想送給哪個老師呢?」、「如果讓你當老師一天,你最想改變班上什麼事情?」
●表現不佳的定義與可能的處置:知道孩子身邊的人對孩子的看法,像是「你覺得怎麼樣的行為算調皮搗蛋?」、「如果你是老師,你覺得班上誰最讓你頭痛?」
●了解孩子學校的人際互動情形:「你今天跟誰講最多話?」、「交換禮物你想抽到誰的?」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