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手指吃蘿蔔就別再打球! 醫:挫傷恐傷害肌腱、造成骨裂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在打球、運動的民眾,大部分都有不少手指「吃蘿蔔」的經驗。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指出,手指挫傷(吃蘿蔔)大多在運動時因撞擊挫傷而導致,打籃球、打排球、跳舞時都可能造成。若只有韌帶、關節挫傷算較輕微,嚴重可能傷害滑車、肌腱、骨裂等,建議一但受傷就不要勉強帶傷打球,盡快就醫檢查,才能預防二次傷害。
李炎諭在臉書專頁「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指出,手指挫傷是運動族群常見的急性外傷,最常造成手指的近端指間關節(PIP)、遠端指間關節(DIP)疼痛腫脹。較輕微的挫傷可能傷及內外側副韌帶,嚴重的可能造成韌帶撕裂傷,或傷及肌腱、關節、滑車,甚至骨折。
他說明,可透過病史、理學檢查、超音波、X光診斷,治療方式以休息、支架固定、貼紮、消炎藥物、冰敷、雷射、注射、關節活動(急性期勿搓揉)、徒手治療,或甚至手術治療。
常見四肢副木類型
李炎諭也指出常見的副木(支架)類型:
●大拇指固定副木:適應症為媽媽手(De Quervain Disease)、拇指關節扭傷發炎、大拇指板機指。可限制並提供拇指肌腱、關節良好擺位。
●抗痙攣副木:適應症為中風、腦傷、脊髓損傷等上運動神經元疾患導致之上肢痙攣。可提供痙攣的肌肉長時間伸展與擺位,減少肌肉張力,預防關節攣縮或變形。
●束腕副木:適應症為腕隧道症候群、腕骨、遠端尺骨/橈骨骨折。可限制擺位減少正中神經壓迫,或在骨折癒合期保護關節。
●後置型足踝副木:適應症為長期臥床垂足、足部痙攣、腓神經病變、足踝部骨折、阿基里斯腱撕裂術後。可限制擺位減少痙攣或關節攣縮、改善垂足,或在骨折或肌腱癒合期產生保護作用。
●前置型足踝副木:適應症為中風或腦傷後垂足或內翻足、足部痙攀。可改善垂足與足內翻,進而改善步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