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疫情嬰兒潮」爸媽注意了! 少外出恐讓粗大動作發展遲緩

2023/06/13 12:19

家長擔心孩童染疫,因而減少帶孩童出門,因此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加,戶外活動相對減少;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從中國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自2020年至今已3年半,我國在當中多數時間雖然疫情控制得好、外出活動與它國相較影響很小,但仍有許多家長擔心小孩被傳染而減少外出活動時間。物理治療師提醒,學齡是幼童肢體發展和動作協調發展的黃金階段,家長可以利用一些簡單方法檢測幼童的「粗大動作」是否因減少活動時間而受影響。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雅涵指出,3年多的時間因疫情人們外出都必須戴著口罩,但因孩童可能戴不住口罩或尚未施打疫苗,家長擔心孩童染疫,因而減少帶孩童出門,使得不少孩童在家裡的時間增加,戶外活動相對減少;再加上學校因為疫情而改採遠距上課,或有些親子館關閉,使得孩子們降低從事一些粗大動作或體能活動的機會。

李雅涵指出,學齡前的2-6歲是肢體發展以及動作協調發展的黃金階段,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及布朗大學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出生與成長的0-3歲兒童跟疫情前的兒童相比,在粗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的發展上都有表現較差的趨勢;即使是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兒童,各項發展還是可能受到大環境負面因素的影響。另外,孩童因為活動量減少,放電不夠,導致孩童晚上較難入睡,這些都會導致孩童在發展上受到影響。

面對可能的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李雅涵說,家長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檢測孩童的粗大動作是否達到發展里程碑:

●1歲半可以走得快、走得穩、被牽著或扶著欄杆可以走上樓梯。

●2歲會自己上下樓梯、會自己由椅子上爬下、會踢球(一腳站立另一腳踢)。

●2-3歲會手心朝下丟球或東西、不扶東西能雙腳同時離地跳、開始嘗試協調性動作例如騎三輪車。

●3-4歲可以在不扶東西下自己上下樓梯或單腳跳一下、單腳站3-5秒、能模仿兩個肢體的動作。

●4-5歲能以腳趾和腳跟相接向前走2-3步、不扶東西下能單腳連續跳5次以上、能接住丟過來的球。

●5-6歲能在不扶東西下單腳平穩站立10秒鐘、能合併雙腳跳遠65-75公分以上、也能開始做出協調動作如騎馬步、歡樂跳等。

孩童及家長可在家執行居家運動;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李雅涵也也提供幾種方式,可以讓孩童及家長在家執行居家運動:

1.利用家裡環境設置製造各種運動情境,如使用巧拼玩跳房子遊戲包含單腳跳、雙腳跳、開合跳等;擺設桌椅讓孩童從桌椅上跳下,或從下面的洞爬進爬出;使用家裡的玩具,重複讓孩子操作;踩在枕頭或軟墊等不平穩平面上,比賽丟接球或是誰可以站最久而不掉下來;在地板上間隔擺設水瓶讓孩子爬過、側走過、跳過、S型走過等。

2.利用器材或設備,如簡易型跑步機(須注意孩童身高是否適合及調整適當的速度)或是固定式腳踏車、SWITCH健身環、瑜珈球、懸吊器材等,來做上下肢肌力、核心或平衡感等訓練。

3.利用AR互動遊戲APP如Active Arcade或Plaicise,或YouTube頻道如碰碰狐、PE Bowman、JUNGUA KIDS醬呱家族等,來增加親子互動,提供孩子各種不同姿勢的訓練以及刺激,來促進本體覺發展以及模仿能力。

4.利用一些球類來執行活動,如丟接氣球、小皮球;地板擺設瓶罐,請孩童踢球或是滾球讓罐子倒下;桌椅下方或是空箱子當作球門,跟孩童比賽射門;將球綁線吊掛在適當高度,請孩童反覆拍球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或是利用拍子、書本去擊球;對於年紀較小的寶寶,可以讓他們趴在瑜珈球上練習頭控;對於1歲半到3歲間的孩子,則可以引導他們推大球從A點至B點,或是丟沙包或網球到不同顏色的容器裡,這也同時可以訓練顏色配對例如紅球丟紅箱。

李雅涵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在執行這些居家運動時要確保有足夠且安全的空間,同時適度補充水分,也要避免在飯後馬上運動。運動能帶來許多好處,除了增加免疫力之外,對於0-6歲孩童的大腦發展和動作協調性更是大有幫助,也可以強化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