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太早清醒恐是失眠! 心理師揭3類型:先離開床舖培養睡意

2023/06/10 21:45

心理師指出,清晨太早醒來卻再也睡不著,也是其中一種失眠類型;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失眠問題較嚴重,除了入睡困難之外,山曉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廖專晶表示,睡眠過程不斷醒來,或清晨太早醒且無法再順利入睡,都是失眠症的型態。建議睡不著時可先離開床舖,培養睡意後再回床上睡覺,避免將失眠與床鋪連結在一起,才能改善失眠症狀。

廖專晶在臉書粉專「山曉心理治療所」發文指出失眠症(Insomnia Disorder)3種類型:

●入睡困難: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維持睡眠困難:睡眠過程頻繁地醒來,或醒來後難以再入睡。

●早醒:清晨很早醒來,並無法再順利入睡。

失眠症 診斷標準

廖專晶說明,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當出現入睡困難、維持睡眠困難或早醒,且符合下狀況,則診斷為失眠症:

●主觀抱怨不滿意睡眠的質或量。

●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造成重要領域功能缺損,例如社交、職業、學業等。

●每星期至少有3個晚上難以入睡。

●難以入睡的情形至少3個月。

●儘管有足夠機會睡覺,仍難以入睡。

●無法以其他睡醒障礙症、共存的精神疾病或身體病況做更好的解釋。

將床與放鬆做連結 改善失眠症狀

廖專晶表示,要改善失眠及睡眠品質,一般建議避免在床上培養睡意,可先起床做其他讓自己放鬆的事,等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其原理可用心理學行為學派觀點解釋:

●行為學派的古典制約-以Pavlov經典實驗為例:

狗看見食物會分泌唾液,這樣的現象屬於先天生理反應,不須經過學習獲得。在提供食物前先出現燈光,並重複將燈光與食物進行配對。之後僅單純出現燈光,狗便會分泌唾液,此為學習後所建立之刺激與行為反應的連結。

●行為學派的古典制約-失眠成因:

失眠起初源於個體處在壓力事件中,可能來自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等生活煩惱。當躺在床上且受壓力事件影響時,床與壓力事件就會形成配對。重複配對後,即使原生活煩惱解除,個體在床上仍會維持警醒,難以入睡。

廖專晶建議,要避免形成或解開床與失眠連結的方法,便是將床與放鬆、想睡覺的感覺進行連結。因此睡不著時先離開床鋪,做些讓自己放鬆的事,等到有睡意時再回到床上,便會將床與放鬆、想睡覺的感覺連結在一起。

不過她也強調,若持續有睡不著、失眠等情形發生,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