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孩子不願分享先別罵! 專家:要先學會4概念

2023/06/03 19:20

語言治療師表示,若遇到小孩不願分享的狀況,可先看孩子是否已經有所有權概念及時間觀念等;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家長提到,自家小孩在別的小朋友想借玩具時,都會死命抓著,完全不分享,小氣得要命。對此,語言治療師葉俊亞、簡彣如表示,若遇到小孩不願分享的狀況,可先看孩子是否已經有「所有權」、「一起、輪流、交換」、「時間觀念」及「心智理論」4個概念。並提醒家長,若孩子借出的東西被別人拿走時,應積極介入並協助取回,先建立孩子對自己所有物的安全感,他才可能安心分享。

葉俊亞、簡彣如在臉書粉專「BaeGo培果教育」發文表示,分享本身是一種利他行為,意思是由自己付出成本,來讓他人得到利益。這個概念對孩子來說非常抽象,尤其是在旁人一邊指責他的情況下,這就像是有人要求我們將自己的手機出借,我們拒絕後,還被指著鼻子罵小氣鬼、都不分享一樣。​因此,可以先看看孩子是否發展出以下4個概念:

所有權

孩子在沒有明確的他我概念時,會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在教孩子分享前,應先滿足孩子的「佔有慾」,並帶孩子區分出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別人的,及大家公用的。若是屬於孩子的東西,應讓孩子有完全的處置權,讓孩子自己決定到底要不要借給別人、借的話要借多久,且若這類東西被別人拿走時,家長應該要積極介入、協助取回,先建立孩子對於自己所有物的安全感,他才可能安心分享。

可以陪同孩子將自己的專屬物品,貼上姓名貼、收在專屬的箱子或是畫出物品清冊,並教導孩子自己管理、分類與收拾。

一起、輪流、交換

相對於較為抽象及不確定性高(不知還拿不拿得回來)的分享,輪流跟交換的概念比較直觀。因此,可以先從一起或輪流玩公家的玩具,及和別人交換玩具開始。

●大家的:公用的東西,如親子館的玩具、公園的溜滑梯或家中的彩色筆等,這類物品的使用規則大部分都是先拿到的先用,但若有其他人也要用,便可能需要一起用或是輪流用。其中,可一起玩或共同使用的,如:彩色筆或積木;而一次只能一個人用,要輪流用的,如:剪刀或盪鞦韆,這時可引導輪流使用。

●別人的:只屬於別人的東西,如:朋友的玩具車。若孩子想玩,必須徵求對方同意,也可用自己的玩具交換。但要讓孩子知道,就如同他可以自由處置自己的玩具一樣,別人也有權利不分享或是交換他的玩具。

時間觀念

部分孩子其實不是不分享,只是因為時間觀念模糊,導致出借物品或輪流時,會有「到底什麼時候能拿回來?」的疑慮,使得下次分享意願降低。因此,可將時間可視覺化或以次數等明確方式清楚告知,讓孩子不會因覺得心愛的玩具「消失」很久而焦慮。如:這枝筆可不可以借我?我會在沙漏漏完前歸還。

心智理論

分享會牽涉到暫時犧牲並讓出自己部分的利益,來換得雙方或是他人的利益。因此孩子要能對於他人的心情或需求感同身受,才可能樂於分享。這時可從繪本引導,讓孩子瞭解分享的好處,或是平時請孩子幫忙分送食物,如:給孩子一些葡萄乾,讓孩子分2個給爸爸。接著,請爸爸鼓勵、增強孩子的行為,如:「 哇謝謝你分給我,你記得我喜歡吃葡萄乾,還願意把你也覺得好吃的葡萄乾分給我,我好感動!」 讓孩子能體會到分享或助人的感受。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