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孩子性早熟 女孩8歲、男孩9歲前發育要就醫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5月28日是國際月經日,主要是要喚起民眾對於月經、健康與衛生議題的關心。童綜合醫院響應國際月經日,由青少年親善照護團隊舉辦衛教宣導活動,兒童醫學部醫師蔡維鍵表示,近年來,因兒童肥胖和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兒童早發育和早熟的比率有增加跡象,若初經8歲就報到、胸部發育,男生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要就醫治療。
童綜合醫院青少年親善照護團隊護理師蔡千吟說,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平均有3000天經歷月經期,且有近8成的女性都會有經前症候群,意指因身體荷爾蒙改變,在月經來潮前1至2週出現身心不適,所以要經由月經教育推動來消弭月經不平與污名化等現象,並以同理心來關懷與兩性尊重。
蔡維鍵表示,早期大部分的女性在10至14歲(平均12歲)時出現初經,近年性早熟案例增加,初經的報到年齡因人而異,早的人8歲就來了,遲一些的人等到16歲才來。而初經對身體、對心理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當家長發現女兒的身高開始快速抽高、胸部的特徵變得更明顯時,就可以準備教育有關初經的知識,並準備2至3片衛生棉、生理褲裝在小包包裡讓女兒隨身帶著,降低孩子遇到初經出現時產生不安與慌張。
男孩在9歲之前開始發育和出現第二性徵,這種狀況即是性早熟,第二性徵包括睪丸發育、陰莖變長、長出陰毛、身高竄高、變聲、長出喉結。通常性早熟而早發育的孩子,當發育的進程加速,骨齡超前、生長板提前閉合,就代表孩子長高時間不夠,恐怕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家長若對孩子發育有疑慮,也可帶至小兒科或婦產科檢查諮詢。呼籲父母,預防孩子性早熟的發生,應該讓孩子均衡飲食、多運動、睡眠充足、維持健康體位避免肥胖,讓孩子健康成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