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WHO研究發現代糖恐增糖尿病風險 醫:偶爾吃免驚

2023/05/18 19:48

WHO研究顯示,長期使用甜味劑恐曾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表示,合理使用甜味劑與注意日常飲食是否均衡,才是長保健康的不二法門;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表示,長期使用非糖甜味劑(NSS)可能會增加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影響健康的因素太多了,偶爾吃到甜味劑,並不用特別感到驚恐,合理使用NSS,同時注意日常飲食是否均衡,才是長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分享,WHO的世代研究發現,攝取較多的NSS:與提升23%-34%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有相關性、與提升19%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相關性、與提升32%的心血管事件有相關性、與提升12%的總死亡率有相關性。

蔡明劼說,同時世代研究也發現,攝取較多NSS:與慢性腎臟病無關、與各種癌症的發生率無關、與各種癌症的死亡率無關。而在控制體重方面,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發現,攝取較多NSS,可以減少0.71公斤的體重、減少0.14的BMI(但未達統計顯著)。

蔡明劼指出,世代研究則發現相反的結果,攝取較多NSS與增加0.14的BMI有相關性、與提升76%罹患肥胖的風險有相關性。出現這樣的差異,原因很可能出在研究設計上: RCT可以控制變因,觀察有或無NSS造成之結果;世代研究則無法控制變因,只能看出關聯性,但是難以證實因果關係。

蔡明劼舉例,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有過重或三高,被醫師告誡要少吃糖、或者自己想戒糖,便開始嘗試NSS。幾年後他真的罹患心血管疾病,不能全怪NSS,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干擾因素了,無論是肥胖、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都不能只用「有吃NSS」這個單一原因來解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