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各「痔」愛好大不同! 醫:過胖、過度節食都會中鏢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極端胖瘦都有可能導致痔瘡發生,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表示,肥胖容易導致肛門靜脈曲張、腹內壓升高及慢性發炎,導致排便時異常擴張而產生痔瘡;而過瘦或是節食過度,加上營養不良、纖維質攝取不足,就會導致便秘,進而提高痔瘡發生。因此建議民眾,應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及身體健康狀況。
黃郁純在臉書粉專「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發文指出,在痔瘡診療過程中,會發現罹患痔瘡的患者其身形,除撇除懷孕這個因素外,其中2個極大的比例便是肥胖與爆瘦,這2類人痔瘡好發機率很高。
黃郁純表示,首先是肥胖,網路上很多資訊都會提到,肥胖不僅會導致三高,也有可能埋下高痔瘡風險的因子,雖然說沒有數據顯示其絕對值,但肥胖仍舊自動點滿痔瘡技能屬性。下列為易長痔瘡的4主因:
●肥胖容易導致肛門靜脈曲張:痔瘡生成主要是因動靜脈小血管畸形、結締組織肌肉纖維增生有關,但肛門墊長期承受壓力導致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或周圍組織變弱,靜脈周圍的脂肪和纖維組織,可能會擾亂靜脈循環,血流緩慢甚至停滯造成靜脈曲張,而這樣的結果正是痔瘡高風險族群。
●肥胖導致腹內壓升高:腹內壓的定義為腹腔內的穩定態壓力,若患者有病態肥胖或懷孕,腹內壓通常會慢性升高,當身體腹部脂肪過多,腹內壓時增加會造成肛門組織受到壓迫、擠壓,使靠近內外肛門括約肌的靜脈血管回流受阻,導致異常擴張而產生痔瘡,病理成因與靜脈曲張有點類似。
●肥胖易導致慢性發炎: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會分泌促進發炎的激素,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反應,肥胖導致的慢性發炎刺激下,外痔靜脈叢內靜脈曲張機率提升,並合併周圍結締組織的慢性增生肥厚,而形成痔瘡。那至於過瘦的痔瘡患者,理由卻相當單純,那就是飲食不佳與缺乏纖維導致便秘。
●節食過度導致便秘:這類型的患者,可能長期因節食、營養不良、纖維質攝取不足、水分也喝得不多,這樣排便時就容易對肛門和直腸施加壓力,長期下來就容易誘發痔瘡或者肛裂。
黃郁純強調,怎麼吃、吃什麼都跟痔瘡有關,而且牽連甚廣,不健康的飲食也會造成身體其他病變,像是腸癌、糖尿病與高血壓等,建議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若初步發現疑似有痔瘡的問題,初期可使用痔瘡藥膏塗抹、臀部浸泡溫水舒緩,假如痔瘡反覆發炎、疼痛未見療效,就得提早洽詢專業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提早看診、提早治療。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