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為什麼是40、60、80、100? 醫師解密道路速限速根據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道路速限最常見就是40、60、80、100,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速限是根據人的死亡率急遽上升點來訂定,像人口密集處的學校、都市,時速若超過40公里,發生車禍時會大幅增加死亡率。
翁梓華在臉書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指出,2008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曾經根據時速與死亡率做過一則研究,指出死亡率會隨著車速增加到一定數值時,大幅度提升,也因此時速大幅提升點,就被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道路「速限」參考依據:
●時速40公里/小時:行人、自行車、機車(俗稱的肉包鐵)如果在超過時速40公里/小時,發生車禍會大幅增加車禍死亡率,因此,通常在「人口密集處」像是學校、都市的速限都會是40或是40以下。
●時速60公里/小時:汽車的「側面」會是結構相對脆弱的地方,研究指出,當汽車出現側面碰撞時速超過60公里/小時,會大幅度增加死亡率,因此大家不難發現,通常時速60公里/小時只會出現在道路內線的「快車道」,快車道內通常比較不會出現「側撞」。
●時速80公里/小時:研究發現當時速超過80公里/小時,汽車「對撞」會大幅增加死亡率,因此,時速要能夠到80公里/小時的大多要是擁有封閉式系統:包含「完整中央分隔島」,同時擁有自己的「交流道」(避免側撞),常聽到的「快速道路」就屬於此類,這也是為什麼快速道路大多時速為80的原因。
●時速100公里/小時:國外有研究指出,現代各個汽車廠出產的汽車以時速100公里正面撞向牆面時,駕駛座還不至於嚴重變形,再加上安全氣囊的保護,時速100公里/小時行駛是還算安全,但為了要確保這樣道路的「安全性」,高速公路不管在柏油鋪設、路面彎度以及路面傾斜角度都要有嚴格規範、計算以及限制,避免汽車駕駛過程因為打滑而釀出憾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