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發現多已晚期 「隱藏版癌王」存活期難破1年大關

2023/03/21 14:13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病友劉先生、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左至右)。(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膽道癌(或稱為膽管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因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確診多已進入晚期,且治療棘手,藥物選擇也有限,奪命速度跟國人熟知的癌王「胰臟癌」一樣快,醫師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照腹部超音波檢查。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加上國人對膽道癌認識有限,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的可能性,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顏色變深或是糞便顏色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因此有超過6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5年存活率僅10%至30%,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僅有20%至30%病友的腫瘤有縮小,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至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5年存活率小於5%。

陳仁熙說,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慢性B、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經常接觸戴奧辛或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膽管良性瘤等,此外肥胖、糖尿病及抽菸、酗酒也都是高危險族群,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

今年衛福部核准免疫療法用於膽道癌治療,現年57歲的中藥行老闆劉先生分享,他5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3期,當時腫瘤已有10.5公分,研判無法開刀,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症狀也好轉。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不過新興治療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對病友來說還是非常沉重,期許免疫療法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