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退休師長年吃止痛藥致腎臟病 中藥助脫離腎衰

2023/03/14 18:07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合作,證實類風濕關節炎服用科學中藥,能緩解5成慢性腎臟病風險。(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一名65歲的國中退休老師,手指關節經常疼痛,原以為是長年寫板書導致,長期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緩解疼痛,半年前到奇美醫學中心就醫,經醫師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且腎功能從第2期衰退為第4期,為末期慢性腎臟病。半年前經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給予科學中藥治療,目前已脫離腎衰竭風險,腎功能進步至第2期,手指關節疼痛也獲得改善。

陳曉瑱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第一線藥物即為非類固醇性抗炎藥物(NSAIDs),但消炎止痛藥是造成腎臟損傷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造成急性腎損傷原因前3名中,其中一項就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長期使用或過量可能導致腎臟功能下降。

陳曉瑱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從2000年至2012年全國保險資料庫中,檢索出慢性腎病者進行分析,匹配後共計2712個病例及對照,其中,有706個病例和1199個對照曾接受中草藥治療,證實有服用保腎科學中藥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會降低5成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研究已獲國際期刊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刊登。

研究團隊更發現,中藥有8種處方與慢性腎病風險降低有關,包括延胡索、天花粉、葛根、大黃、芍藥甘草湯、加味逍遙散、川芎茶調散和甘露飲。臨床上可搭配針灸,科學中藥輔助緩解止痛。

她建議,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分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因有慢性腎病風險,應避開非類固醇止痛藥物治療,而改用傳統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藥。服用中草藥或科學中藥,也需由中醫師的專業評估與建議,嚴謹把關用藥安全,量身打造個人化用藥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