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童長新冠白草莓舌、感冒不斷 中醫有解

2023/03/01 18:12

兒童長新冠症候群,常可發現患童舌頭如白草莓舌般舌苔厚重發白,病勢纏綿,導致病程延長難癒。(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5歲的小真去年6月確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復原後,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長達4、5個月,一度黴漿菌感染,不斷上小兒科診所,後來就診中醫診斷她是長新冠症候群,有肺脾氣虛、濕在上焦,開立中藥袪風寒濕,1週後感冒痊癒,再以桂枝、生脈飲等除濕健脾,3週後很少再感冒。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賴琬郁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如濕熱入侵,針對兒童後新冠是濕熱未除,常可發現感染後患童的舌頭如白草莓舌般,舌苔厚重發白,這是中醫濕熱夾雜的證型,濕邪重濁黏滯、病勢纏綿,導致病程延長難癒。

賴琬郁說,兒童後新冠症候群在中醫分為「氣不足」常造成呼吸道感染、流汗、體力下降,以及「陰不足」導致虛火,出現心律不整,胸悶、口乾,皮膚癢、皮膚疹,其中青少年常出現胸痛、心律不整、失眠,而學齡前兒童則為咳嗽、流汗過多、體力下降。

小真出現長新冠症候群,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記者蔡淑媛攝)

賴琬郁表示,長新冠症候群初期可使用清濕熱藥物,後續恢復期可使用參苓白朮散、六君子湯等除濕健脾處方,或生脈飲、炙甘草湯等益氣滋陰等處方調養;恢復階段可以燉煮四神湯(山藥、芡實、蓮子、茯苓),搭配薏仁加強祛濕健脾,無法口服中藥的兒童,也可透過中藥藥浴,採用防風、黃耆、白朮、桂枝等中藥材進行泡澡薰蒸,有助扶正祛邪、益氣固表。

中醫師賴琬郁指出,長新冠能服用四神湯祛濕健脾,或是中藥藥浴,使用防風、黃耆、白朮、桂枝等中藥材進行泡澡薰蒸,扶正祛邪、益氣固表。(記者蔡淑媛攝)

另外按摩穴位也有助改善後新冠症狀,有失眠、心悸,可按摩神門穴,可寧心安神,每次按摩100下;內關穴也能和胃寬胸,為小朋友捏脊也能幫助調節自律神經與腸道功能,每次10至20下。

兒童出現長新冠,可捏脊幫助調節自律神經與腸道功能。(記者蔡淑媛攝)

長新冠出現失脹氣、心悸胸悶,可按摩內關穴,能和胃寬胸,每次按摩100下。(記者蔡淑媛攝)

長新冠出現失眠、心悸,可按摩神門穴,可寧心安神,每次按摩100下,睡不著可按摩。(記者蔡淑媛攝)

小真感染武漢肺炎痊癒後,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中醫師賴琬郁診斷她是長新冠症候群,經中藥調理後大幅改善。(記者蔡淑媛攝)

兒童後新冠症狀群,醫師謝凱生(右)及中醫師賴琬郁表示中西醫合併治療可改善。(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