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國外醫師插管失誤致死? ICU醫:應屬「困難」個案

2023/03/01 11:57

陳志金指出,病患舌頭腫脹、口腔出血是本來的疾病所造成,是「困難插管」個案;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陳志金指出,病患舌頭腫脹、口腔出血是本來的疾病所造成,是「困難插管」個案;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期許多媒體報導,國外有位實習醫師誤把食道當氣管,插管差錯位置導致女病患死亡。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指正,其實那並非實習醫師,而是已經有醫師執照,正在進行麻醉科專科醫師訓練的住院醫師,且是原本就有的疾病造成舌頭腫脹、口腔出血,是「困難插管」個案,並非插管後才造成這些情況的。

trainee anaesthetist 是麻醉科住院醫師

陳志金在臉書專頁「Icu醫生陳志金」發文表示,許多人看到新聞「標題」,一定會感到難過且憂心,但查證後發現,這是發生在英國,且該醫師為麻醉科住院醫師,不是實習醫師。據《BBC》報導,一位32歲女子,有腎病症候群在洗腎,因為癲癇要做腦部斷層掃描,但是舌頭腫大、口腔出血,因此急診向麻醉科尋求協助插管(一般急診醫師會自己插管,只有在困難插管時,會求助麻醉科醫師)。

陳志金指出,這發生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英國醫療人力短缺,但是直覺上也不可能由「實習醫師」獨立插管。他也提到,在台灣,實習醫師只能使用模型練習插管,而且台灣目前的制度,也沒有實習醫師,能夠有機會插管的,都已經有報照的醫師。而外媒寫的是「trainee anaesthetist」,那是「麻醉科住院醫師」,是已經有醫師執照,正在進行麻醉科專科醫師訓練的住院醫師,而非媒體所報導的「實習醫師」。

舌頭腫脹、口腔出血 原本疾病造成

許多台灣媒體報導稱「不料過程中賽亦德發生疏失,柯蕊爾開始出現舌頭腫脹,當時只有在場的儀器技師發現情況不對,隨即向醫療團隊反映,但醫師們檢查後認為沒問題,可以繼續麻醉。就在10分鐘過後,柯蕊爾突然吐血,必須得靠抽吸器才能把血液抽走」。陳志金糾正,舌頭腫脹、口腔出血是本來的疾病所造成,是「困難插管」個案,並非媒體所報導,插管後才導致的情況。

插管過程 系統、流程、團隊均有責

此外,陳志金指出,插管醫師本身也不太確定,她也有求救,因此她要查看「吐氣末二氧化碳」,但是都沒有數據。急診當下多位醫師也協助聽診確認位置,不是台灣媒體一直在強調的「她有疏失」。困難插管與插管位置的確認,是一個重要的病人安全問題,是「系統」、「流程」、「團隊」的問題,並不能依靠追究一個人的責任來獲得改善。

台灣麻醉插管 有視訊輔助及監測

陳志金表示,麻醉科插管在台灣的大部分醫院,都會有視訊輔助,插完也會有吐氣末二氧化碳監測,以確保插管位置正確。文中提到,該醫院已有進行原因分析,並加強多項改善:手術外插管的查檢表、高擬真模擬訓練、視訊輔助插管、吐氣末二氧化碳監測(No trace=Wrong place)等等。

他表示,醫療事故的發生,無論對病人和家屬或是醫療團隊,都是非常煎熬的,但是,傷痛之餘,如何從事件中學習,避免似事件的發生,才是最重要的。媒體也應善盡查證與正確翻譯的責任,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與安全的醫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