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嬰幼兒發燒合併病毒疹比例增 醫籲留心病童活動力

2023/02/15 19:04

玫瑰疹玫瑰疹主要是皰疹第六型病毒引起,高燒後會出現玫瑰花瓣狀的紅色斑塊疹。(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氣溫驟降加上新冠疫情趨緩,其他病毒肆虐,加上連假群聚,小兒科醫師施勝桓發現門診嬰幼兒發燒比率上升,很多兩歲以下的嬰幼兒,不但發燒還合併病毒疹與玫瑰疹,不少有家長因小兒發燒後出現全身性皮疹,感到驚慌。他提醒,其實病毒疹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一般會自然痊癒,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施勝桓指出,各種病毒都有可能誘發病毒疹,玫瑰疹主要是疱疹第六型病毒引起,腸病毒的伊科病毒則容易引起病毒疹,發病的年紀主要是6個月到兩歲,以1歲左右為最高峰,因母親給予嬰兒的抗體在6個月以後代謝掉,抵抗力比較差,遇到病毒容易感染發作。

上週一名1歲2個月的男嬰發燒3天後退燒,全身即出現玫瑰花瓣狀的紅色斑塊,家長見狀很驚慌帶來就診,施勝桓說,玻瑰疹是發高燒約3到5天,期間幼兒活動力、精神與食欲都不錯,退燒後在軀幹與臉部會先長出玫瑰色的斑塊皮疹,再蔓延到手、腳,約1到3天以後就會自動消退,發疹期間,會比較容易煩躁不安,要大人抱,有時候會有一點軟便。

施勝桓提醒,病毒疹與玫瑰疹在發燒期間,要注意幼兒活動力、精神與體力,一旦出現眼睛上吊、一直昏睡、呼吸喘或是噴射性嘔吐,就應立即就醫,另外有時高燒會引發熱性痙攣,如有熱性抽筋體質,建議及早退燒,一旦熱性痙攣發作,注意要將幼兒左側躺右側、身體抬高、輕拍背部,如果熱性抽筋的時間太久,也要馬上送醫,以免缺氧。

玫瑰疹玫瑰疹主要是皰疹第六型病毒引起,高燒後會出現玫瑰花瓣狀的紅色斑塊疹。(記者蔡淑媛翻攝)

腸病毒的伊科病毒則容易引起病毒疹。(記者蔡淑媛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