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抗憂鬱藥越吃越沒效? 醫:恐因未積極治療

2023/02/14 21:42

醫師指出,教科書上的建議療程至少都需要半年到一年,但在台灣,許多人都沒有耐心,可能2-3個月後,覺得症狀有改善就不治療了,才會認為「吃藥治療沒有效果」;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些人覺得憂鬱症或躁症的藥怎麼越吃越重,還沒有起色,文心樂丞診所身心科醫師陳璿丞表示,教科書上的建議療程至少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反覆發作的都建議到兩年以上,但在台灣,許多人都沒有耐心,可能2-3個月後,覺得症狀有改善就不治療了,才會認為「吃藥治療沒有效果」。

陳璿丞在臉書專頁「陳璿丞醫師x析心事務所」發文說明,自覺症狀有改善就不治療,等到有症狀出現再去治療容易有「點燃效應」,可能是出生時的感染、母胎時期的環境不好,而童年過程有創傷,再加上成年時期有失業、長期的壓力、悲傷反應、高壓生活、社會支持系統差,讓柴火更容易燃燒。一次又一次的發作,加上生活事件的加重,就好像吃藥沒有效,其實不是藥物沒有效,而是治療不完善,而且使用期間不長。

陳璿丞指出,點燃效應在雙相性情緒障礙症上的觀察和研究比較多,每一次的躁症發作,都會再次改變大腦的結構或是神經傳導的方式,讓下一次的發作,更沒有徵象、更無跡可尋,這也是醫療人員希望患者可以積極治療,並且早點開始治療的原因。

陳璿丞分享一篇2018年的研究分析,憂鬱症復發的4個重要的危險因子: 童年被不當對待、治療後仍有殘餘症狀、曾經反覆發作過、伴隨有非憂鬱的狀況(如焦慮等),若有這些狀況,研究建議,應該要拉長治療時間且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並且治療相關症狀如失眠和焦慮。除了藥物之外,也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心理介入、生活習慣的改變,改變認知偏差、指導壓力處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