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OL忙碌飲食不規律致「胃癱」 暴瘦到只剩30公斤

2023/02/01 17:43

上班族忙碌常常飲食不規律,一下不吃、一下暴食,醫師提醒,這樣不但可能會出現胃下垂,長期還會提高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長期隨心所欲的飲食,當心身體向你抗議!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分享案例,30多歲女子因工作長期忙碌三餐不規律,有時還暴飲暴食,導致有噁心、溢酸、便秘等問題,甚至暴瘦到只有30公斤,就醫檢查發現,有重度胃下垂狀況,俗稱「胃癱」,經1個月藥物治療及調整飲食及運動,症狀有所改善。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臉書粉專「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與個人網站發文指出,患者是上班族,常趕著上班來不及吃早餐,到了午休時間,因為不想中斷工作,又覺得還不餓,所以也沒有很規律的吃午餐,下午就隨便亂塞點零食解決,到了下班回到家後,一整天的疲憊就導致她都亂挑東西吃,而且還會暴飲暴食。長期飲食不規律導致出現噁心、溢酸、便秘等問題,甚至暴瘦到只有30公斤左右,檢查發現有重度胃下垂狀況。

陳榮堅解釋,一般人進食後,食物會在胃裡面翻攪蠕動,並往前推進,但患者的情況是進食之後,食物會癱在胃裡面不動,就是俗稱的「胃癱」,整個胃已經垂到骨盆腔,使她有益酸、消化不良的症狀,而且下垂的胃又壓到大腸,導致便秘的情況。

陳榮堅進一步說,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她的胃已經癱瘓不會蠕動,進而引發許多不適症狀,因此建議,要先改善飲食習慣。早上真的沒時間,至少可以喝個無糖豆漿或牛奶;午餐花一點時間,簡單吃個水煮蛋、沙拉也可以,總比不吃好;而晚餐不要突然暴飲暴食,吃進大量的食物。

陳榮堅表示,飲食的量跟時間要規律,除了給予患者胃腸藥,並建議適度的補充綜合維生素及運動。建議至少在通勤時,每天要快走1800步。隔1個月後回診,不適的症狀有所改善。

飲食不規律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陳榮堅指出,人體會有固定的機制,維持體內的恆定。如果長期不正常的飲食頻率,或是一下暴飲暴食,一下又不吃,這樣容易造成長久的慢性疾病,提高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陳榮堅解釋,身體有升糖素和胰島素在維繫血糖,所以當肚子餓時,一直不吃東西,升糖素會拉高,才不會昏倒;如果餓很久突然又暴飲暴食,那大量的熱量進入體內,胰島素就得大量分泌,這樣的狀況偶爾一兩次還好,但是長期這樣的話,會導致胰島素跟升糖素會錯亂,接受的細胞也會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接受指令,有研究指出,不當的飲食頻率與不當的飲食量,容易造成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