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肛門有突出物以為痔瘡 一查竟是脫肛

2023/01/18 17:12

陳威佑指出,脫肛發生率女性高於男性,且年長者更容易發生;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位女性長者上廁所上到一半,忽覺排便困難,摸到肛門有突出物,但稍微用力推一下好像可以把它推回去,原本以為是痔瘡所以自行擦藥,結果症狀並沒有好轉。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脫肛的現象。

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在臉書粉專「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指出,脫肛醫學上稱為直腸脫垂,通常不會疼痛或僅有輕微不適感,稍微嚴重時會有肛門疼痛、血液和黏液排出、尿失禁或大便失禁、排便障礙,最嚴重甚至會有骨盆疼痛和性功能障礙的問題。

2種脫垂類型

●黏膜脫垂:不到2公分的腸黏膜脫出肛門口。

●直腸內層或全層腸壁萎縮下垂:大範圍的腸壁肌肉層從肛門口脫出,嚴重者會堵塞肛門口而影響排便。

導致脫肛的因素

●痔瘡:大多數的人都有嚴重程度不一的痔瘡問題,但是久坐的人痔瘡容易變嚴重,可能就會連同直腸壁一起被擠到肛門外,也就是所謂的脫肛。

●產婦或骨盆底肌受傷:這類的人往往是「骨盆底肌」無力或是受過傷而肌力變弱,直腸上的骨盆底肌是用來將直腸懸吊、固定在骨盆腔中,若肌肉無力或撕裂傷,就拉不住直腸而因此脫出肛門口。

●腹瀉嚴重:腸道受微生物或寄生蟲感染,如大腸桿菌 (O157:H7)、沙門氏菌、志賀氏桿菌或鞭蟲等感染,或者是潰瘍性結腸炎和瀉藥的濫用。

●腹腔壓力過大:肝病腹水、慢性便秘、用力排便、長期咳嗽、過度嘔吐等問題。

●身體結構異常:脊髓脊膜膨出(顯性脊柱裂)、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

陳威佑說明,因骨盆底肌無力造成的脫肛,在早期症狀輕微時,可藉由凱格爾運動,進行骨盆底肌肉收縮訓練,就有機會能自行復原。由痔瘡引起,可先改變飲食防止便秘,並可藉由軟便劑或瀉藥之協助軟化糞便。

他也補充,直腸固定術是以手術切除多餘或固定多餘的直腸,以減少其活動度,大多脫肛的患者可選擇腹腔鏡微創手術,能夠快速恢復日常活動、降低再發病率、減少術後疼痛;而少數個案由於骨盆太深或窄,或是病態肥胖,就必須進行直接開腹手術。

陳威佑呼籲,脫肛雖然不致命,但是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身體不適之外也有可能影響社交,尤其女性發生機率比男性高,且年長者更容易發生。因此建議若觸摸到肛門有異常狀態時,就要盡快諮詢泌尿科、婦科或大腸直腸外科醫生,確認是脫肛還是痔瘡,才能好好解決健康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