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台灣首例!父母捐肺救女兒 台大醫院完成活體肺葉移植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灣自2005年核准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後,因手術難度極高,直到去年10月27日,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徐紹勛團隊才首度成功為一位蜂窩性組織炎致呼吸衰竭並倚賴葉克膜維生達4個月的11歲廖姓女童執行「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其中肺葉來自女童的父母,術後女童已恢復健康並於今天(13日)順利出院,為等待肺臟移植的患者開啟新生機。
廖姓女童於去年5月因蜂窩性組織炎住院,6月20時因敗血症使用葉克膜治療,因病況嚴重於去年7月15日轉院到台大加護病房,同日經電腦斷層發現,女童肺臟已嚴重受損,並通過肺移植評估,過去台灣肺臟移植的器官來源都是來自器官捐贈,但在苦等不到下,經評估後,徐紹勛認為女童可接受活體肺葉移植,他進一步表示活體肺葉移植手術必須要有兩位血型相容、18歲以上55歲以下的五等親以內親屬,各捐一側下肺葉,經評估女童父母的情況,最後爸爸捐出右下肺葉、媽媽捐出左下肺葉。
該手術難度極高,共出動4組團隊,3組分別為女童、父母執刀,1組則為復健,且團隊執刀前更經過16次的沙盤推演,並在副院長賴逸儒協助下,僅花1個月的時間完成跟衛福部申請的行政作業。
手術期間從當天的早上8時開始一路到深夜的11時才結束,徐紹勛說,術前評估女童接受活體肺葉移植後可獲得8成的肺部功能,肺容積可達到現行的400%以上,當時他詢問活體肺葉移植手術經驗最豐富的京都大學團隊,評估成功率可能僅有50%,在女童父母的同意下,團隊決定一試,手術也非常成功。
父母各捐一側肺葉後,經過適當照護都可正常生活,女童則在臥床並全身裝葉克膜長達4個月的情況下,女童要重新站立,並且還要訓練肺活量,先在加護病房用助行器行走,甚至透過Switch的健身環等遊戲,讓女童順利復健,在徐紹勛要求下,每天都還要從台大醫院2樓爬到15樓至少3次,徐紹勛說,新的肺臟會陪伴女童成長,依照京都大學的數據,10年存活率可逾8成,且接受血親活體移植,排斥度會較「大愛移植」低,但女童要持續復健,以維持肺臟功能。
徐紹勛表示,歷經快20年,在腎臟、肝臟活體移植都普遍之後,台灣終於完成首例活體肺葉移植,他也說,活體肺葉移植除了血親、血型等限制外,體型也有限制,像是捐贈者的體型必須要大於受贈者,對等肺移植的小朋友更有利;因該手術目前還在臨床試驗,因此前3例手術費用都由台大負擔。
廖姓女童表示,復健很辛苦,除父母鼓勵,還有來自同學的支持,期間同學透過視訊為她加油打氣,更相約出院後要一起出去玩,她說自己已經有自信體力可跟得上同學,也期待回校園上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