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久坐馬桶易引起痔瘡! 醫:時間控制在10至15分鐘內

2023/01/06 14:22

醫師表示,在廁所內閱讀可以讓人放鬆,進而可讓排便顯得更順暢,但久坐在硬的馬桶圈上,容易讓直腸或肛門靜脈產生壓力,就會罹患痔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把手機帶進廁所是愈來愈普遍,趁坐在馬桶上的幾分鐘瀏覽社交軟體。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顯示,在廁所內閱讀可以讓人放鬆,進而讓排便更順暢,但久坐在硬的馬桶圈上,讓直腸或肛門靜脈產生壓力,容易罹患痔瘡。所以建議民眾,如廁時間控制在10到15分鐘以內。

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在臉書粉專「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指出,根據1份500人的受試者問券統計,在廁所閱讀的情形很常見,並有52.7%屬於男性、年輕族群、教育水平稍高的人,而有習慣在馬桶上閱讀的受試者與不習慣的受試者,自覺感到便秘的情形為8%比13.7%,但有痔瘡的機率為23.6%比18.2%。

陳威佑說,另一份研究則是評估痔瘡患者如廁時間長短的關係,也發現上廁所時間與痔瘡發生有正相關性。研究推測,應該是在廁所內閱讀可以讓人放鬆,讓人更容易「醞釀」產生便意,可以讓排便顯得更順暢,但久坐在硬的馬桶圈上,也讓直腸或肛門靜脈產生壓力,就容易罹患痔瘡。

陳威佑表示,匹茲堡大學的胃腸病學及肝臟病學Gregory Thorkelson精神病學醫學博士認為,腸道蠕動使糞便移動到直腸,就會刺激排便的衝動,這時候就應該盡快去廁所,在15分鐘內將大便排出,若沒有適時排出,大便容易會反蠕動縮回結腸,這也會讓下一次排便時糞便更加乾硬不易排出,也是導致痔瘡形成的因素。

陳威佑提醒,每個人都需要一點獨處的時間,不必在意他人眼光也不需要被迫交談,因此現在蠻多大企業都有發現在辦公室另闢一些休息空間,更能提高員工生產力,當然,窩進廁所也是個辦法,不過在馬桶上坐太久很容易得痔瘡或讓痔瘡更嚴重。若有痔瘡問題,記得趕緊找醫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