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兒童減重應當心! 醫籲3大重點、每月0.5公斤為限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減重需知與成人大不同!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兒童肥胖不能單看BMI數字,百分位是關鍵;不能貿然減重,若達必要性則應以每月0.5公斤為限漸進減重;優先戒除含糖飲料、減少炸物、精緻澱粉。而桃園日康診所兒科主治醫師歐淑娟補充,兒童BMI≥95%百分位,則成年後較可能罹患眼部疾病。
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提醒,兒童肥胖的因應對策並非快速減重,更不能將大人的保健品、藥品直接套用在兒童身上。應讓小朋友停止、減少繼續變胖,並在長高的同時慢慢回到正常的BMI百分位。
●兒童BMI標準和大人不同:小朋友除了看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字,還要看百分位。以大人來說,BMI23.5看似還在正常範圍,但對小朋友而言已是明顯肥胖(≥95%百分位)。
●兒童不宜貿然減重:因小朋友還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貿然給予減重反而可能阻礙身高及其他發展。故根據兒科醫學會的指引,對於BMI<95%百分位的兒童,建議「維持體重增加速度」或「維持體重」;而若是BMI≥95%百分位者,才會建議「漸進減重」並以每月0.5公斤為限,切記不可像大人一樣激烈減重。
●降低兒童的三酸甘油酯及減重法:蔡明劼建議應優先戒除含糖飲料,以及減少炸物、精緻澱粉(如蛋糕、餅乾等)的攝取。而正餐則以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為主,並增加身體活動量。
兒童活動少 恐增眼部疾病
此外,桃園日康診所兒科主治醫師歐淑娟也在臉書專頁「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發文分享,兒童減重除了生理體重,也可能涉及心理議題,建議找信任的兒童減重醫師、兒童心諮資源做進一步諮詢。另外,兒童肥胖還可能伴有「較早發育」情形,若在意最終的「成年身高」,此時應積極介入追蹤,並盡早安排至兒童內分泌科做詳細評估。
歐淑娟補充,體位≥95%百分位的孩子也常有活動量不足、偏宅的生活形態,其實也是成為「高度近視」的風險族群。於成年後有較高風險罹患4疾病,即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剝離等,甚至可能因此失明,故建議安排孩子每天至少戶外活動1-2小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