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靠保健食品養生、養肝沒效 老母親肝指數飆20倍發現早期肝癌

2022/12/29 14:17

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知名前女籃國手的錢薇娟擔任B肝衛教大使。(記者吳亮儀攝)

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知名前女籃國手的錢薇娟擔任B肝衛教大使。(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陳媽媽有B型肝炎帶原多年,一直透過日常保健食品「養生」替代「養肝」和追蹤,偶然到診所抽血檢查竟發現肝指數飆高至正常值20倍,趕緊接受藥物治療,但先前未追蹤治療期間病毒已對肝臟埋下傷害,追蹤與治療3年多後就在一次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早期肝癌。

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2020年國人十大好發癌症,肝癌仍位居第4名,新增個案數高達1萬982人,標準化發生率為26.1、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我國從1986年對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後,疫苗世代的B肝帶原率持續降低至0.5%,但肝癌仍長期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成為B肝帶原者,以此推算,每天約有15人因B肝導致肝癌死亡。

疫苗接種與抗病毒治療都是防治B肝相關肝癌的有效方法,但在B肝疫苗政策啟動前的「疫苗斷層世代」,目前年紀在37歲以上,估計仍有190萬B肝帶原者。其中,不少人因為沒有持續追蹤,錯失治療的時機,進入「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義大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許耀峻指出,義大研究團隊回溯分析了1017名罹患肝癌的B肝患者後,發現高達75%在罹癌前未曾治療過B肝,平白錯失了預防肝癌的良機;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未曾治療B肝的患者在攸關病情追蹤的各項指標,不論是門診就醫、專科診療、肝指數檢驗或腹部超音波檢查等都顯著較低。此外,255位診斷肝癌前曾接受B肝治療的患者中,71%已患有肝硬化,意味著雖有治療,但時機已過晚。

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知名前女籃國手的錢薇娟擔任B肝衛教大使,錢薇娟也是B肝疫苗斷層世代一員,從小在球隊因例行檢查就知道自己B肝帶原,但在醫師衛教下,瞭解B肝是造成肝癌的最大原因,長期維持每半年做腹部超音波和B肝相關檢查,以降低疾病惡化甚至癌變的風險。

癌症基金會提醒,過去觀念以為B肝病友未到肝硬化程度、肝發炎指數僅輕微異常或身體無症狀就不需要治療,但許耀峻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B肝病毒導致肝細胞癌化的過程,可能在慢性感染初期就已經開始,因為病毒DNA會嵌合到人體的DNA,破壞病人基因的穩定性,直接致癌;尤其病毒量愈多、進展成為肝癌的風險愈高。對於B肝帶原者來說,若未持續追蹤,並於適當時機介入治療,慢性B肝患者進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的終生風險為25%到4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