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全台5000多人罹患肌無力症 未有效控制恐呼吸衰竭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肌無力症是一種影響神經肌肉接點的自體免疫疾病,屬於先天性疾病,會造成病患眼皮下垂、複視、四肢肌肉無力,甚至引發呼吸衰竭,目前全台約5000多人罹病,常見族群又以20-40歲年輕女性、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為主。
由於肌無力症需長期藥物控制,過去南部沒有肌無力症專門照護的團隊,許多病友需至北部醫學中心求診,2019年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由醫師蔡乃文、陳淑芳、許哲維和黃至誠組建「肌無力症照護團隊」,同時成立「高雄長庚肌無力症病友會」,透過定期衛教講座,了解病友需求及傳遞新知,並於2020年設立「高雄長庚肌無力症特別門診」,方便南部病友能就近獲得專業照護,今早邀請病友進行照護成果講座。
到場分享的38歲的C小姐原本是1位健康的家庭主婦,2個月前開始出現偶發性的眼皮下垂及雙眼複視,這些症狀通常都在中午過後出現,有時睡個午覺起來就又恢復正常,因此並不在意。
1個半月前,C小姐發現喝水時會回嗆從鼻孔流出,每到下午就會覺得四肢疲累無力,連打掃都有困難,甚至還會突然喘不過氣,家庭醫師建議C小姐到神經內科求診,經神經電生理檢查以及抽血檢驗後,確定C小姐罹患「重症肌無力症」,因C小姐已經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因此住院接受「雙重血漿分離術」,過程中發現C小姐有不正常的胸腺組織,再會診胸腔外科醫師以內視鏡手術移除病灶,術後C小姐開始接受類固醇治療,各項症狀已逐漸改善,目前已順利出院並持續追蹤,C小姐除偶爾眼皮下垂外,所有神經功能皆正常,也能順利執行各種家務工作。
病友孫先生表示,7歲就確診肌無力病,一開始時是右眼眼皮下垂,到20多歲時因工作壓力,每當疲累時眼睛看物品會有2個影像的複視情形,要非常專注、甚至以鬥雞眼用力看才會恢復正常影像,甚至開車時常要閉著一眼開才不會有雙重影像。
另一位病友郭先生說,他在2008時發病,當時不知什麼是重症肌無力,每天都像重感冒,爬樓梯都像背負重物一般,每天全身多處抽筋、走路會喘,講話上氣不接下氣,也有複視症狀,確診前近8個月看過多家眼科和和全台多家醫院,一直轉到高雄長庚才找到病因和接受正規治療,目前已經是穩定追蹤,可以維持運動和正常生活,相當感恩。
蔡乃文指出,當肌無力症出現急性惡化時,病友常會感到恐懼而無法選擇合適的治療,臨床醫護人員也會因病況變化快速而焦慮,因此照護團隊設計了「決策輔助工具」以及「肌無力症危象照護流程」,協助病友了解各種急性治療的差異,也讓醫護人員能更有效率地照顧重症病友。
許哲維提醒,肌無力是先天疾病,但病友事前無法知道有這樣的體質,都是出現病狀就診,透過儀器和抽血檢驗才確診,因此提醒有症狀應即早就醫,若等全身無力、呼吸衰竭就來不及了,他也以病友孫先生為例,眼睛型病患因眼皮下垂、有複視現象,不僅工作上有影響,外觀也會影響人際互動,但經適當藥物控制,外觀和活動也能回復到與正常人一樣。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