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糖友運動忌空腹 營養師:恐釀低血糖甚至昏倒

2022/12/08 12:16

薛曉晶表示,若將運動安排在空腹6小時後,容易使身體無法產出足夠的血糖,而使病患因低血糖而昏倒;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 AC)

薛曉晶表示,若將運動安排在空腹6小時後,容易使身體無法產出足夠的血糖,而使病患因低血糖而昏倒;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 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若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血糖控制。對此,營養師薛曉晶表示,若將運動安排在空腹6小時後,容易使身體無法產出足夠的血糖,而使病患因低血糖而昏倒。因此,若離上一餐用餐早已超過6小時,建議至少應該吃1-2份含醣食物,讓身體有足夠的血糖再去運動。

薛曉晶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指出,運動除了消耗血糖,也能刺激胰島素分泌,研究指出運動對葡萄糖耐受性不良、高胰島素血症、第二型糖尿病血糖200-300mg/dl的病人,有顯著功效。應每日運動或至少隔日運動,才可達到降血糖的效果。因此,若病患可逐步養成運動習慣,對於血糖控制有很大助益。​她也列出相關運動注意事項:

運動避免低血糖 可隨身攜糖果

薛曉晶提到,空腹6小時後,身體大多已開始分解肝醣,進行糖質新生作用以產生血糖,若將運動安排在此時,容易使得身體無法產出足夠的血糖,而使病患因低血糖而昏倒。若離上一餐用餐早已超過6小時,建議至少應該吃1-2份含醣食物,例如1杯牛奶麥片,讓身體有足夠的血糖再去運動。

若運動時間過長時,可能會消耗大量糖份使血糖下降,在運動時要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若發現流汗量比平常多,感到飢餓、身體發抖等,要立即停止運動。為預防低血糖,運動時可隨身攜帶糖果,並在運動之前、中、後補充一些甜點。

運動後是否需要補充食物?薛曉晶說,除了要看運動前血糖,也須視運動程度而定,一般建議運動時間在30-60分鐘間,視血糖補充點心,若運動時間大於1小時者,每小時多補充30公克碳水化合物。

出現眩暈胸痛 應停止運動

已養成運動習慣的患者,若當天已感到身體不舒服,但仍想維持運動時,應做血糖監測,如果血糖低於80mg/dl,不宜做運動;若血糖在80-100mg/dl,則需要先補充醣類食物(約1-2份主食)再出發;但運動前血糖<250mg/dl且有酮酸出現、或無酮酸出現,但血糖>300mg/dl時則不適合運動;由於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的危險較高,運動時如出現眩暈、噁心、胸痛、視覺異常或過度疲勞時,應停止運動,並立即就醫。

合適運動

●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週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沒有運動習慣可以從10分鐘的伸展運動和熱身開始,然後進行15-2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跳舞、騎自行車或划船等。保持每週至少3-5次的規律性鍛煉。並且逐漸增加持續時間和強度。目標是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阻力訓練:使用自由重量或舉重器械進行鍛煉。患者應每週至少進行兩次阻力訓練。以大肌肉群進行運動訓練為主,例如核心、上半身和下半身。若有高血壓或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者,需先確認醫囑後再進行。

●劇烈的有氧運動:一般身體健康,經常鍛煉,有氧能力較高的糖尿病患者,每週可進行75分鐘較劇烈的有氧運動。最好的方案是每小時慢跑9.6公里。另一種方案則是高強度間歇運動,在此期間可進行更劇烈的運動並持續更短的時間,例如以個人最大心率的85%-90%的速度騎自行車60秒,然後再進行60秒休息,總共重複10次。低強度、高強度訓練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但應與中強度運動方案一樣,計劃逐漸增加可以耐受的持續時間和強度。

運動叮嚀

1.剛開始運動時,找熟悉病況的親友陪伴,或先在健身房內進行。

2.隨身帶著有標示糖尿病患的證件或卡片。

3.確實了解高血糖與低血糖的初期變化,感覺異樣馬上停止運動。

4.飯後運動,並避免早晨空腹及藥效最強時運動。

5.運動攜帶容易吸收富含糖類的小點心或方糖,並視情況補充。

6.穿著合適保護性強的運動鞋,定期檢視傷口。

7.補充足夠的水份,避免運動前後飲酒。

糖友的運動小叮嚀。(圖取自薛曉晶臉書專頁)

糖友的運動小叮嚀。(圖取自薛曉晶臉書專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