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膝蓋喀啦響、小心提早退化! 醫授5種自我保健法

2022/11/21 09:30

醫師建議減少爬樓梯,因膝蓋除了要承受高達4倍的體重,還需負擔前後及側向扭轉的力道,對膝蓋負擔較大,也會對膝軟骨造成磨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膝蓋動一下就會發出喀啦喀啦聲?對此,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表示,膝蓋在不正常的摩擦下會發出「喀」的聲音,若長期聽到則應當心關節損耗,累積導致提早退化。並提出5種自我保健方法,包含避免太常爬樓梯、增強肌耐力、熱敷、醫囑攝取葡萄糖胺或龜鹿二仙膠以及穴道按摩保健等。

黃胤誠在臉書粉專「黃胤誠醫師」發文說明,其實膝蓋發出「喀」聲,代表出現不正常摩擦,常見有以下3種原因:

●關節腔中的氣泡:跟我們扳手指發出聲響一樣,關節腔中的氣泡因壓力被擠破。

●過度使用:常發生在運動員或體重過重的人身上,因龐大的壓力,過度擠壓、磨損,造成關節、軟骨的摩擦。

●舊傷痼疾:若是曾因車禍、打球留下舊傷,會造成肌束、韌帶過度緊繃,甚至產生所謂的「筋結」牽扯關節、造成壓迫與摩擦。

黃胤誠呼籲,不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都會造成關節損耗,累積後會導致關節提早退化。故若長期聽到聲響,絕不能輕忽。

日常自我保健 爬樓傷害高

1.避免太常爬樓梯:爬樓梯是很方便且簡單的運動,但其實膝蓋除了要承受高達4倍的體重,還需負擔前後及側向扭轉的力道,對膝蓋負擔較大,也會對膝軟骨造成磨損。

2.增強肌耐力:可透過像是瑜珈、皮拉提斯、慢跑、快走等方式,增加核心肌群與大腿股四頭肌的肌耐力,有肌肉的支撐,便可減輕關節本身的負擔。

3.熱敷:熱敷可放鬆肌肉,算是天然的肌肉鬆弛劑。也能改善膝蓋的血液循環,讓身體更容易修復發炎的部位。

4.攝取葡萄糖胺或龜鹿二仙膠:這兩者有效且溫和,較適合長時間的保養,須依醫師處方服用,並選擇信任的廠牌較安全。

5.穴道按摩保健:梁丘穴、血海穴、委中穴皆為簡單穴道,平時可自行按摩舒緩膝蓋不適。

●《梁丘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的髕骨外上緣往上三指寬、膝蓋用力伸直時,肌肉凹陷處。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大腿內側,膝蓋內緣往上三指寬、剛好跟梁丘內外相對稱。
兩個穴道都可以放鬆大腿肌肉與膝蓋,緩解關節的急性疼痛。

●《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膝蓋正後方,膝窩的正中央凹陷處。可緩解膝蓋、小腿的緊繃與不適感。

黃胤誠提醒,若疼痛嚴重、發炎受傷,還是要找專業醫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