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3餐吃什麼很重要! 日本營養師:早餐應吃這2類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3餐到底該怎麼吃呢?日本營養師建議,早餐吃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類;午餐則吃脂肪類;晚餐最好吃含鈣質、納豆激酶、γ-胺基丁酸等食物,不過由於中餐脂肪類食物往往含鹽量高,因此建議搭配含鉀食物一起吃,能促進鹽分排泄。
早餐應吃蛋白質、膳食纖維
據《NHK》報導,早稻田大學尖端生命醫科學中心時間營養學研究所管理營養師古谷彰子表示,蛋白質是一種營養物質,可以告訴生理時鐘開始新的一天,所以要好好吃早飯。推薦鮭魚、秋刀魚、鰹魚等魚類。此外,改善腸道環境的膳食纖維也是早上要攝取的另一種營養素,建議可以多吃蔬菜(尤其是根莖類蔬菜)、蘑菇和海藻含有很多。
午餐應吃脂肪類
古谷彰子說,午餐時攝取的脂質容易被消耗,作為脂肪很難積蓄在身體裏。雖然要注意不要吃太多,但建議午餐吃脂肪類食物。然而,脂肪類食物往往含鹽量高,因此建議搭配含鉀食物,如蔬菜和蘑菇,能促進鹽分排泄。
晚餐應吃鈣質、納豆激酶、γ-胺基丁酸
古谷彰子指出,晚飯想吃的是鈣、納豆激酶、γ-胺基丁酸,因此建議從豆製品中攝取鈣質,如豆腐,它在夜間吸收的鈣質較多。納豆激酶是納豆中含有的一種酶,具有促進血液流動的作用。γ-胺基丁酸存在於馬鈴薯、番茄等多種食物中,具有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
另外,早稻田大學前端生命醫科學中心時間營養學研究所所長柴田重信指出,時間營養學的基礎是存在於每個細胞中,掌管器官等活動週期的生物表。根據生物鐘的功能產生的器官活動週期,營養素的吸收效率也會發生變化,所以何時吃什麼很重要。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