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電腦族當心「滑鼠手」! 醫授4招助改善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上班族整天打電腦,當心「滑鼠手」上身!醫師陳鈺泓表示,滑鼠手正式名稱是腕隧道症候群,初期症狀輕、易忽視,但長期恐釀手腕腫脹發炎、肌肉萎縮等症狀。他指出可透過4招方法改善滑鼠手,包括熱敷、注意姿勢、更換滑鼠配件、適度休息,其中熱敷僅限於慢性疼痛的滑鼠手,若是急性疼痛則要趕快就醫。
新北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醫師陳鈺泓在臉書粉專「鋼鐵爸爸 骨科脊椎專業 陳鈺泓醫師|新北板橋亞東醫院 骨質疏鬆 骨折骨刺 微創手術」發文提到,滑鼠手常見於電腦打太多的上班族和電動族,一開始可能只有輕微症狀,讓人容易忽略,但長久下來除了痠痛麻,還會引起手腕腫脹發炎、手指麻木、肌肉萎縮、手腕骨錯位。
陳鈺泓表示,滑鼠手的成因是因為打電腦的姿勢,讓手腕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當使用電腦環境不好或時間過長,就會使腕隧道(有韌帶、神經、和血管經過)勞損,腕隧道逐漸變狹窄,使神經和血管感到壓迫。
4招改善滑鼠手
●熱敷:如果是慢性疼痛的滑鼠手,可以將手泡在40度C的熱水熱敷,放鬆肌肉。急性疼痛的話要趕快來看醫生,熱敷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注意姿勢:使用滑鼠時,手臂不要懸空,可以擺在桌上支撐,用臂力移動。
●更換滑鼠配件:滑鼠過大或過小,座椅高低是否適合,都會影響滑鼠手。陳鈺泓建議,座椅和桌面的高度,要能讓整個手肘平放在桌面,也可以考慮增購符合人體工學的滑鼠、滑鼠支撐架等,減少手部壓力。
●休息一下:如果已經有症狀,每使用滑鼠1小時,就能休息10分鐘比較好。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