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皮膚異常凹陷恐是癌症 醫教「ABCDE」自我檢查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王先生是退休司機,退休前幾乎每天暴露在艷陽下,退休後種田是唯一休閒,經常到農田耕作。前陣子他因左眼下方長了1顆黑色凸起而就診,在告知腫瘤可能性及手術風險後,他希望安排手術切除。手術當天,醫師在病灶下方發現另1塊更可疑的皮膚病灶,一問之下得知這塊皮膚已萎縮2、3個月,磨擦到就會破皮、出血,建議一起切片化驗,檢查結果為「基底細胞癌」。
茂盛醫院皮膚科主任鍾佩宜在臉書粉專「跟著皮皮醫生愛漂亮」發文表示,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中最常見的癌症,發生比率約佔70%;其他種類皮膚癌還有鱗狀細胞癌約佔30%、最惡性的黑色素細胞癌其實不到1%。
鍾佩宜說明,基底細胞癌較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黑灰、粉色、肉色等,合併血管增生、隆起,但少數會呈現皮膚凹陷、萎縮,容易破皮出血的型態表現,一不小心就會被忽略。
鍾佩宜指出,基底細胞癌可能發生在任何部位,一般只要切除即可。雖然較不易轉移,但若不治療,面積將會逐漸擴大、侵蝕周邊組織,造成日後手術困難。她舉例,像《金鋼狼》休傑克曼(Hugh Jackman)長在鼻頭,或者耳朵、眼皮、唇部等部位,一旦切除面積過大會嚴重影響外觀,因此建議一發現就趁早切除。
皮膚癌的ABCDE辨識法
鍾佩宜傳授給民眾,辨識皮膚癌的「ABCDE」自我檢查法:
●A:Asymmetry(不對稱)
痣的外觀是否出現不對稱性。
●B:Border(邊緣)
邊緣是否呈現不規則或模糊不清的現象。
●C:Color(顏色)
色調上是否呈現不均勻或深淺不一。
●D:Diameter(大小)
大小是否超過6公釐以上或有變大的情形。
●E:Elevation(隆起)
表面是否有不規則的隆起現象。
她提醒,若有上述狀況,應立即就醫作進一步切片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