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婦下肢腫脹疼痛 深部靜脈栓塞指標超標17倍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高雄78歲女性左下肢腫脹疼痛,就醫抽血檢查,深部靜脈栓塞指標超過正常值的17倍,經電腦斷層診斷為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經醫師收治住院並給予抗凝血劑注射治療後第4天,栓塞指標數值下降,左下肢腫脹逐漸改善,並於1週後出院。
民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明義表示,深部靜脈栓塞指深層靜脈內有血塊形成,阻礙血流,進而造成靜脈血管發炎,大多發生在下肢深部大靜脈。其不僅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血栓還可能破裂,回流至右心,再到肺動脈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李明義說,臨床上引發深部靜脈栓塞的危險因素包括長期久站或久坐(如搭長途飛機)、臥床、腹部壓力過大(懷孕或腹水)、靜脈瓣功能不良、服用避孕藥、惡性腫瘤、膝髖關節術後、骨盆骨折等。
李明義說,78歲女性因左下肢腫脹疼痛就醫,經檢查發現左下肢大腿至足部明顯腫脹,抽血檢查深部靜脈栓塞指標數值達8717.32 ng/mL(正常值<500 ng/mL),緊急安排下肢血管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患者有明顯血管血栓阻塞在左側髂靜脈、股靜脈至膕靜脈,診斷為左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安排收治住院並給予抗凝血劑注射治療。治療後第4天追蹤深部靜脈栓塞指標數值下降,左下肢腫脹改善,1週後數值已下降至500ng/mL內出院。
民生醫院放射科醫師黃培毓說,下肢深部靜脈栓塞開始形成時並沒有症狀,後期常見症狀包括患側下肢腫脹、疼痛及發熱等症狀;另外腓腸肌(小腿肚)在足背屈曲時疼痛,稱霍曼氏徵象 (Homan's sign)。建議接受下肢血管電腦斷層或超音波檢查,以鑑別肌肉筋膜問題或蜂窩性組織炎,並積極接受治療。
民生醫院院長顏家祺提醒民眾,平常應注意同一種姿勢不要維持過久,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長時間搭車或搭機要適時起身活動。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及早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