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婦膝關節退化 新式機械手臂輔助置換術恢復行動力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66歲周姓婦人膝關節退化,嘗試過藥物、復健、與注射療法,膝關節疼痛到無法支撐,無法久走,軟骨已經完全磨損、膝關節變形嚴重,必須置換人工關節,後來接受新式機械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重新擁有一個穩定有力的膝關節,無論是上街或是出遊,說走就走。
台中榮總關節重建科主任曾崇育表示,人工關節是非常成熟的手術,近幾年材質的耐磨損程度有進展,手術也進步而微創,但手術功夫仍是影響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尤其人工膝關節術中切骨的位置與方向,過去依靠的是「老師傅的一雙眼」,而新式機器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利用光學定位與手臂輔助,讓醫師裁切精準的厚度與角度,將誤差降到最低。
曾崇育表示,之前機器手臂為全自費手術,現在新式機器手臂手術使用部分健保給付的關節組件,讓費用負擔大幅減少,手術也利用演算法以兩張X光長片還原患者的下肢3D骨頭模型,無需電腦斷層掃描,節省醫療花費與時間,也降低患者輻射劑量。
台中榮總骨科醫師王證琪表指出,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合適的患者上可以用比較保留肌肉的路徑進行手術,搭配多模式止痛配方,與麻醉科醫師的優化麻醉,可以做到手術當天即下床走路的術後加速康復療程,機器手臂應用在膝關節置換的優勢是可以在術中即時運算,提供精準的數據與導引,包括軟組織平衡與下肢軸線,再搭配醫師自身的經驗,輔助完成在各個彎曲與伸直角度下,關節內外側都平衡穩定的人工膝關節。
王證琪說,國外的報告指出,使用機器手臂輔助手術,相較於一般傳統手術,患者術後有更高的滿意度、活動度、與功能分數。傳統手術植入物離群值約為19%,機器手臂手術植入物離群值為0%。
台中榮總副院長李政鴻、骨科部陳昆輝主任說明,達文西機器手臂應用在腹部與頭頸部手術,雷納生機器手臂應用在脊椎手術,目前中榮也引進新式機器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精進的尖端醫療技術、客製化治療,提高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