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糖尿病是吃太甜造成的? 營養師破解3大迷思

2022/09/26 14:04

營養師表示,攝取足夠的纖維不僅能增加飽足感,更能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但是要避免加工水果,如果醬和果汁等,因為這些已經去除了纖維;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 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糖尿病是常見疾病且相關資訊發達,然而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引起的,真的是這樣嗎?對此,營養師馬鳳吟整理出3個糖尿病常見迷思,並提醒,想要獲得更好的控制除了搭配醫師治療,營養師飲食提點,更一定需要運動及睡好覺。睡不好不只免疫差,血壓及血糖都不好控制。

馬鳳吟在臉書粉專「熟齡保健專家-馬鳳吟營養師」發文指出,台灣糖尿病年齡層逐漸往下,根據國健署調查,18歲以上台灣民眾的糖尿病盛行率為9.8%,而全國有超過200萬人有糖尿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不過大家對糖尿病的認識真的不算有正確的觀念,因此整理出3個迷思,讓民眾更了解糖尿病。

迷思1、吃太甜才會得糖尿病

吃太甜並不會讓正常人得到糖尿病,而是吃過多的熱量,就像長期喝含糖飲料或吃含糖點心、缺乏運動、營養失調,很容易體重失控,使內臟脂肪堆積,導致胰島素阻抗,需要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一旦分泌的胰島素不夠用,就成了糖尿病。

迷思2、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水果的攝取可少不了,更不能依照嘴巴感覺甜不甜來判斷吃多少。攝取足夠的纖維不僅能增加飽足感,更能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但是要避免加工水果,如果醬和果汁等,因為這些已經去除了纖維,建議糖友可以選擇中低GI值的水果較佳,如芭樂、小番茄(大番茄是蔬菜)、櫻桃、柳橙、奇異果、蘋果、葡萄或鳳梨等,1天以2份水果為佳,1份為一般的碗8分滿,可以切好在碗裡量。

迷思3、打胰島素或增加胰島素代表糖尿病變嚴重

其實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胰臟損害就越低。因為現在胰島素的劑型很多,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而胰島素本身並不會造成洗腎,是長期血糖控不好,容易產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洗腎併發症的風險。且胰島素不一定需要用一輩子,只要血糖穩定下來,是可以用藥物協助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