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孕期水腫少喝水就好? 醫:水分不足恐腎病變、結石

2022/09/23 08:31

陳彥成表示,不是發現水腫就要少喝水,而是要鼓勵孕婦多喝水,讓身體新陳代謝保持平穩,使腎臟有足夠水份來運作;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懷孕期間,除了要照顧胎兒,還要注意懷孕產生的不適感,而水腫也是孕婦們的困擾之一。對此,欣成診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彥成表示,許多孕婦會為了避免水腫減少飲水量,其實這樣反而會增加孕後腎臟疾病、結石風險,建議孕婦平時還是要多喝水、少憋尿,才能減少腎臟不適及維持胎兒健康。

陳彥成在臉書粉專「陳彥成醫師 Yen-Cheng Chen」提到,在幫孕婦做超音波檢查時,常看到有周邊水腫的情況,如下肢水腫,因此有許多孕婦會因此減少喝水次數,但孕婦因胎兒的關係,會造成身體下腔靜脈的阻塞,也會輕微壓迫,就容易造成腎臟水腫。

陳彥成也說,其實輕度的腎水腫無需緊張,只要定期追蹤、做超音波檢查,若腎水腫的狀況還行,沒有變嚴重,就也不至於造成產後或中、老年的腎臟問題,同樣周邊水腫也是,若程度輕微,壓足背或腳跟10-20秒就能恢復,不見得要靠藥物或做深入治療。

水喝得少、憋尿 會增加胎兒細菌感染風險

陳彥成表示,不是發現水腫就要少喝水,而是要鼓勵孕婦多喝水,讓身體新陳代謝保持平穩,使腎臟有足夠水份來運作,若水分喝得少再加上憋尿,也易造成泌尿道感染,除了造成腎臟受影響外,也會間接造成胎兒細菌感染,另外,若水腫狀況沒有改善,甚至變嚴重,就建議盡快尋求醫師協助、做檢查。

陳彥成說,年輕時在懷孕前,可能有些民眾的腎功能早已有輕微問題,像是飲食不均衡、血壓、血糖都偏高,甚至有高血壓,懷孕時就容易有腎臟問題或腎功能下降導致周邊水腫,若沒有注意,等到孕婦生產完後,腎功能也會容易受影響。

孕吐嚴重 應多喝水、吃清淡、流質食物

陳彥成提到,若本身腎功能、血壓比較不好,除了會造成孕婦產程危險外,也容易導致後續腎功能下降,而若孕吐嚴重、食慾不振及飲水量減少就需特別注意,若孕吐較嚴重,建議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且多食用流質食物,補充流失水分。

他說明,當水分不足時,易造成腎功能下降,久之也易有周邊水腫的情形,導致身體毒素跟水分排不出去,因此電解質跟水分的補充也相當重要。

結石較小 產後處理即可

陳彥成說,在孕期後若有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可能是身體水分不足,而電解質不平衡也有可能為尿酸較高,除了鼓勵多喝水外,若結石是小顆,等到產後再做處理即可,但結石較大,甚至影響腎功能,就應盡早與醫師討論,考慮用藥等方式治療,但還是建議要多喝水、少憋尿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比較不容易泌尿道感染,也較不會引發腎結石、輸尿管結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