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長瘤未必是惡性 醫:腎臟癌初期幾乎無症狀

2022/09/15 14:58

醫師建議,4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每年定期接受驗尿及腎臟超音波檢查,若發現有問題,要立刻做進一步治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腎臟癌有沉默殺手之稱!有泌尿科醫師表示,腎臟癌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在他的門診中,接近7成的腎臟癌都是意外被發現,將近一半的病患被診斷時都已經是末期,並建議,4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每年定期接受驗尿及腎臟超音波檢查,若發現有問題,要立刻做進一步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致樵在臉書專頁「泌尿科診療室 李致樵醫師」與個人網頁指出,當一個人發現腎臟有長一顆瘤,不一定都是惡性腫瘤(腎臟癌),有一定比例的腎臟腫瘤其實是良性的,最常見的包含:血管脂肪瘤、皮質腫瘤、腎臟水泡、嗜酸性顆粒細胞瘤等。如果是惡性的腫瘤,一般常見的就是腎細胞癌。

腎臟癌分兩大類 兩者截然不同

李致樵表示,惡性腫瘤(腎臟癌)其實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從腎臟實質長出的腫瘤,稱為腎細胞癌;另一種是從腎盂裡面長出的腫瘤,稱為腎盂癌,雖然都長在腎臟,但兩種癌症截然不同,一般把腎盂癌歸類在尿路上皮癌。

抽菸、肥胖、高血壓增罹腎細胞癌機率

李致樵指出,腎細胞癌好發在60-70歲,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3:2,可能是遺傳或是偶發性。台灣腎細胞癌人數逐年攀升達到上千人次,而且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他曾碰過最年輕的腎細胞癌病人僅25歲。而研究顯示,抽菸、肥胖、高血壓,高熱量高脂肪飲食及多種食物毒素,都會增加罹患腎細胞癌的機率。

李致樵說,腎臟癌的診斷方法除了基本的病史、理學檢查、驗尿、血液生化檢查外,以影像學為主,包含腎臟超音波、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若懷疑有骨骼或腦部轉移時,則建議安排骨骼掃瞄及腦部核磁共振。

腎細胞癌的手術治療

李致樵說明,轉移前的腎細胞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即使是末期已轉移出去的腎細胞癌,在給予藥物治療前,大部分泌尿科醫師也會把原發的腎臟腫瘤切除。

●部分腎切除手術:是目前腎細胞癌的標準治療方法,只切除腫瘤,留下正常的腎臟組織,如此可同時治癒腫瘤且保留更多的腎臟功能。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部分腎切除手術是目前很流行的方法,手術成功率高、傷口小、恢復快,甚至大到7-8cm以上的腫瘤都可以處理。

●腎臟全切除手術:當腫瘤太大或位置太靠腎臟中心時,技術上無法用部分腎切除手術,就只能選擇腎臟全切除手術。一般可使用傳統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來進行。

●冷凍或射頻療法:主要針對體積較小的腎細胞癌(<4cm)且不適合手術的病患身上。不是每個醫院都有。

腎細胞癌的藥物治療

李致樵指出,藥物治療主要用在晚期已轉移的腎細胞癌,或是復發的腎細胞癌,主要有標靶治療及免疫療法。這些治療屬於全身性療法,所以副作用較大,且需要持續治療。

●標靶治療:標靶藥物治療腎細胞癌已經盛行20年,即使到今天,全世界絕大部分的晚期腎細胞癌也都是第一線使用標靶治療。台灣健保在特定規範下,會給付絕大部分的標靶藥物,約有4-5種。

●免疫療法:目前最夯的免疫療法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在腎細胞癌的效果好、持續久、副作用少甚至少數人可達到治癒的效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