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一眼認出10多年前手術病患 再助水腦病人重拾健康
〔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苗栗縣60多歲李姓男子近幾年出現反應遲鈍、不良於行、左手攣縮等情況,今年8月求診為恭紀念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陳敏雄門診,陳敏雄一眼就認出李男在10多年前,曾因蜘蛛膜下出血導致水腦症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由他開刀,判斷應是當年分流管因使用年限久,功能不良導致水腦症復發,於是將其列入第一檢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了李男多年來的困擾。
李男10多年前曾因蜘蛛膜下出血導致水腦症至北榮就醫,由當時擔任北榮神經外科主任的陳敏雄操刀,替李男放置可調壓式腦室腹腔分流管後,讓其恢復正常生活。
李男近幾年出現反應遲鈍、不良於行、左手攣縮等情況,今年8月再度找上陳敏雄門診,陳敏雄一眼認出李男,且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李男水腦症復發,研判應是分流管因使用年限長,導致功能不良,建議重新放置分流管手術治療。
陳敏雄考量右側的分流管在李男體內有沾黏情形,移除會增加腦內出血及感染風險,因此改由左側放置新的腦室腹腔分流管。李男術後恢復良好,可以下床行走,左手攣縮也改善,並能自行使用碗筷進食,於住院4天後出院返家休養。
陳敏雄表示,水腦症(Hydrocephalus)顧名思義就是腦內的水增加,嚴格講是腦室內或蜘蛛膜下腔的腦脊液增加。有兩種原因會引起顱內的腦脊液增加,一種原因是腦脊液循環本身的問題,另一原因為腦脊液的形成及吸收不平衡(腦脊液製造過多、腦脊液循環通道阻塞、腦脊液吸收不好),造成腦脊液在腦室內積聚,常造成顱內壓上升。
陳敏雄表示,水腦症通常會產生3個特別的症狀:
●癡呆症:病患記憶減退、電話號碼、熟人的名字、住址,逐漸遺忘,很容易被診斷為老年失智症,殊不知是因為正常腦壓的水腦症。
●步履不穩:走路步態失調,到最後只能坐輪椅。
●尿失禁:無緣無故尿在褲子裡及來不及上廁所。
陳敏雄說明,水腦症是可以治療的,但引起水腦症的原因才是決定病人預後的結果。建議若曾經罹患過水腦症的病人,應定期回診追蹤才是上策。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