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房顫動症狀多變 更易引發腦中風

2022/08/25 12:22

新竹台大分院8月27日(六)在生醫醫院竹北院區1樓門診大廳舉辦心房顫動衛教講座。(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50歲陳先生半年來經常感覺到心悸,心跳快且不規則,喘不過氣來,近日掛急診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幸好及時就醫,經藥物治療之後恢復正常心律,後續定期回診追蹤病況。

新竹台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廖敏村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1種心律不整,起因是心房組織不規則的放電導致心跳快速又紊亂,好發年齡大於65歲。國內約有23萬至50萬人患有心房顫動,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罹患心房顫動比率也逐漸上升。

根據過去統計,年紀越大的民眾,若合併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共病,會增加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然而由於大多數民眾對這項疾病的不熟悉,加上症狀多變,包含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昏厥等,等到民眾察覺有異就醫時,也許已經發作好一段時間,可能因此延誤就醫黃金期。

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彥良說,心房顫動除了引起上述身體不適的症狀,更比一般民眾有8到10倍以上風險會發生腦中風。依據流行病學資料分析,台灣腦中風病人中,平均每6人就有1人罹患心房顫動。由於心房顫動造成心房收縮力降低,心房內的血液淤積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血栓從心臟內送出至全身時在各處血管都有機會造成阻塞,若是塞住腦部血管便會引起缺血性腦中風。

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俊凱指出,近十年來,由於醫療的進步,對於心律不整、心房顫動治療和腦中風預防的方式越來越安全、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新型的3D立體定位電燒治療及冷凍消融手術,也幫助病人大幅改善平日症狀;而新一代的抗凝血藥物也因為方便服用且不易引發嚴重出血,強化病人服藥遵從性而有效預防腦中風發生。

為了讓民眾能更加認識心房顫動這項疾病以及相關治療的發展,新竹台大分院參與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聯合全台29家醫療院所舉辦一系列民眾衛教講座,8月27日(六)早上8點50分至10點50分,在生醫醫院竹北院區1樓門診大廳辦理心房顫動衛教講座,讓更多民眾認識心因性猝死、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及抗凝血藥物使用等相關議題,由光明國小弦樂團公益演出開場,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