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急性心肌梗塞 中國附醫置心臟支架+幹細胞治療11天後出院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1名73歲吳姓老翁有高血脂病史,兩年前胸口沉重如同有大石頭壓著,渾身像四處堵住,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經研判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科醫護團隊緊急進行心導管治療,放置心臟支架,同步進行幹細胞治療,修補受損嚴重的心臟,並採用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異體幹細胞治療,成功輔助心臟恢復效能,11天後吳姓老翁出院,還能小跑步穿越馬路。
吳姓老翁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後,經研判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科醫護團隊緊急進行心導管治療,放置心臟支架,接著老翁住進加護病房嚴密觀察,院方的細胞治療醫護團隊,同步對吳姓老翁進行幹細胞治療,修補受損嚴重的心臟,並採用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異體幹細胞治療,這項全球首創的心臟治療臨床試驗法,成功輔助心臟恢復效能。
老翁接受中國附醫創新細胞治療法後,追蹤心臟衰竭指標NT-proBNP,從治療前的2159 mL,一路下降到治療後169 mL(50-75歲急性心衰竭閥值為900 pg/mL),11天後吳姓老翁出院,還能小跑步穿越馬路,其心臟已經成功回到安全狀態,重啟健康人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指出,基於臨床上心肌梗塞無法解決的心臟功能不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團隊先後向美國FDA與台灣TFDA申請通過急性心臟梗塞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並和中國醫藥大學衍生企業長聖生技公司合作,提出全球首次以雙重路徑的創新注射模式,進行幹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第1期臨床試驗。
該計劃於2019年取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核可,登錄於國際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網站,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打通梗塞血管後心臟收縮功能不佳的病人,進行臍帶間質幹細胞治療,並全球首創以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入異體幹細胞於受損心臟,加速恢復病人心臟效能,術後追蹤1年,評估創新治療的安全性和觀察心臟功能改善的效果。
鄭隆賓表示,中國附醫申請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以異體幹細胞治療包括吳姓老翁在內的8名急性心梗病人,讓心臟修復效能,其中有6名病人接受進行1年以上的長期追蹤,皆證明安全性大幅提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將這項全球首創的臨床重要試驗成效,發表於心血管醫學的指標性SCI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廣受醫界高度重視。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