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疫情加劇孩子性早熟? 醫:出現3症狀需立即就醫

2022/08/07 21:41

黃世綱提醒,若孩子第二性徵提早出現,又時常抱怨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photo 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之下,不僅病毒快速變異,就連孩子的發育步調也逐漸加速;對此,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世綱指出,疫情前,女孩胸部發育大多在初期(胸部有小硬塊、痛感);疫情期間,半數以上女孩胸部發育已達中期(初經)。他提醒,若第二性徵提早出現,孩子又時常抱怨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黃世綱在臉書專頁「剛剛好醫師-兒童內分泌 Dr. 黃世綱」以及個人網站發文說明,性早熟定義為女孩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8歲後胸部才開始發育,大多為正常,不至於影響月經時機與成年的身高。

黃世綱解釋,體內管理青春期時機的腦下垂體,位於腦部的深處,若出現嚴重病變,恐影響孩子青春期成長,因此,提早發育可能是腦部疾病的第一個徵兆。如果孩子沒有頭痛、噁心、想吐、視力模糊的症狀,只是胸部出現小硬塊,就先不用太緊張,因為女孩的性早熟大多是對健康無害的特發性性早熟。

民眾常見3大疑惑

孩子被診斷為性早熟,醫師說要追蹤,現在該回診?

黃世綱說,疫情較嚴峻的期間,回診日期可以稍微往後延,但距離上一次照骨齡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年」,以免錯失判斷的良機。

追蹤期醫生會安排每2到3個月回診,追蹤第二性徵的變化;此外,每隔半年會安排一次骨齡檢查,作為追蹤發育狀況的客觀依據。(圖取自黃世綱個人網站)

正規則接受針劑治療的寶貝,可延後施打?

黃世綱表示,依據注射的頻率分類,性早熟抑制針有兩種,分別為每個月注射一次的劑型與三個月注射一次的長效型,前者建議距離上一次施打時間,需落在21-35天之間;後者則最好落在77-91天之間。他提醒,隨著孩子體重越重,越不建議延遲施打,因有些體重過重的孩子,原本就會以最短的施打間隔來治療。

醫師表示,隨著孩子體重越重,越不建議延遲施打。(圖取自黃世綱個人網站)

停止治療後,是否需要再次用藥?

黃世綱說,停藥後是否需要再次用藥,端看孩子的狀況與治療目標而定,沒有標準的答案。停藥期間,若青春期進展太快、停藥時間又太久,等到再次用藥時,生長板已經接近閉合,那麼損失的身高便無法補救,可能也不需要繼續用藥救身高了。

最後黃世綱提醒,若孩子必須就醫,疫情當下更應該做好充足準備,家長除了需先將孩子的身高記錄帶來診間供醫師判讀,也別忘了告訴寶貝,醫師會檢查第二性徵,讓他做好心理準備。有了完整的資料,加上孩子的配合,醫生能更有效力做出精確的判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