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藝人減重成功自己失敗很不安? 諮商師:別受媒體效應影響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因為夏天到了,藝人穿著清涼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所以就更常看到報導關於身材或瘦身的消息,四季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提醒,在減重的人別受這些「媒體效應」,把這些報導當成娛樂,而不是讓你更加不安的錯誤觀念。
蘇琮祺在臉書專頁「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指出,減重時別用數字與體態做比較、別把疾病跟體態做連結、別讓食物和體態做聯想,並表示,別再被名人所迷惑,別再讓新聞誤導你,別再把數字當獎勵,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
別用數字與體態做比較
蘇琮祺說,強調年齡、公斤、腰圍等數字,很容易讓人對數值產生過度期待與幻想。每個人的外表體態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它所要呈現出來的樣貌。把重點放在37歲、48公斤或22吋腰,都有可能會讓你誤以為只要達到這些標準,你就能從此美麗、自信又幸福。
蘇琮祺指出,尤其某些藝人常哀嚎「我昨天超過48公斤了,胖死了啦!」、「我24腰了,超肥的!」,或是在IG上放張46公斤的量體重照片,再寫上「天啊!我胖了!」,這些其實都是一些缺乏正確健康觀念的說法。與其追求數字標準,更鼓勵能調整生活型態,讓體態更健康,吃你該吃的食物、做你該做的運動,還有睡好你該睡的覺,身體自然會來到一種未必叫做「瘦」的健康狀態。
別把疾病跟體態做連結
蘇琮祺表示,有些疾病確實會導致肥胖,但更多人是因為飲食不良帶來肥胖,再導致疾病的發生。但其實會導致肥胖的疾病真的很少,別自己嚇自己。藝人是特別著重外在形象的一群人,跟承認自己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健康生活習慣才發胖相比,說自己是因為生病才變胖的,似乎更能獲得粉絲的體諒。
蘇琮祺說,與其擔心自己是不是內分泌失調,然後想要藉由吃藥、蛋白粉或手術來調整體態,建議你更應該先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型態(飲食、運動與睡眠)是否健康且規律。
別讓食物和體態做聯想
蘇琮祺舉例,肥胖的人,手上拿著薯條,被說:「吃薯條,難怪會胖!」;纖瘦的人,手上端著蛋糕,被說:「好棒喔,都吃不胖!」,其實沒有「吃不胖」這件事情,藝人所塑造的時尚生活或吃不胖的假象,只是要讓你崇拜他,這是他的工作,不一定是他的生活。
蘇琮祺表示,健康食物吃太多,一樣會胖;而不健康的食物吃一點,你也別太擔心,重點在於,要對食物存有正確的觀念,知道自己進食的需求與份量,別讓食物成為恐懼感的來源。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