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不只老花! 醫:5項40歲後該注意的眼睛疾病
文/林友祺
在40歲後,我們都必須面對一些事情且更加重視。在年齡相關的視力問題上,如:老花眼、飛蚊症、乾眼症、白內障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以下資訊可協助您就診時與眼科醫師討論。
老花眼
正常狀況下,水晶體及睫狀肌會隨著看遠看近而調節焦距,使影像變得清晰。過了30歲後,調節力便開始下降,但大部分的人約40歲後才會開始有症狀。
老花眼的起因,是因為人體眼睛水晶體的機能退化,隨著年齡的增加,水晶體漸漸硬化,喪失了柔軟度及彈性。看近物時,水晶體的調適能力降低,無法準確地聚焦於視網膜上,開始出現近距離閱讀或工作時兩眼昏花的現象。
飛蚊症
眼球內有一團澄清透明的膠狀物質稱作玻璃體,作用在於保持眼球形狀,使物像不受阻礙的呈現在視網膜上玻璃體出現懸浮物就是俗稱的「飛蚊症」,病患會抱怨眼前看到點狀、線狀、面狀的黑影飄動。
原因有三類:生理性的占20%,代表眼睛裏面有雜質,大部份在40歲以下發生;退化性的占75%,主要是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開,大多在40歲以上;病理性的雖只佔5%,但是卻會影響視力甚至失明。若散瞳眼底檢查沒有玻璃體及視網膜的病變,通常只要定期追蹤。
目前沒有有效又安全的藥物、雷射、或手術治療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檢查結果是病理性的,有時就要雷射,甚至手術治療。
乾眼症
乾眼症是指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分佈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造成眼球表面無法保持適當的濕潤。常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疲倦、癢痛、異物感、灼熱感、眼皮緊繃、分泌物、怕風畏光、暫時性視力模糊,甚至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眼淚之症狀。
正常的眼睛有很薄的淚液膜,覆蓋著角膜和結膜。此薄膜約可分成最外層的脂肪層、中間的水液層及最內層的黏液素層等三層。最常見造成乾眼症的原因:
●長時間不當的使用眼睛(例如:過度使用電腦)。
●淚腺分泌因老化機能衰退。
●淚腺因發炎而失去分泌功能。
●婦女停經後性荷爾蒙的分泌失調,使得淚液分泌不正常。
治療在於減輕症狀,避免角膜傷害,維持角膜光滑清晰的表面。日間使用人工淚液、睡前點潤滑藥膏可改善症狀;熱敷、按摩則可刺激淚液分泌。將淚小管栓塞也可增加淚液量。
白內障
簡而言之,就是水晶體變的混濁。大部分為正常老化的現象,少部分為先天性。外傷或接受過眼內手術,高度近視,糖尿病患者,或有在使用特殊藥物的人會提早發生。白內障主要造成進行性視力減退,其影響依白內障的位置和程度而有不同。白內障位於水晶體邊緣者較無症狀,位於中央偏後者,視力影響較為嚴重。
除視力模糊外,可能有複視、畏光、眩光和色彩改變。又因可能使度數改變而需經常更換眼鏡。白內障手術是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施行,將水晶體的混濁內容物在顯微手術下摘除乾淨而留下大部分原水晶體的最外層囊狀構造。術中,將「人工水晶體」放入囊狀構造來取代原水晶體的屈光功能。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在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症狀包括看東西會變形,變大或變小,最終造成視力喪失。依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通常濕性會造成視力嚴重減退。年齡增長與基因遺傳是兩大危險因子。
另外,抽菸的人罹病的機會是不菸者的2-5倍。美國研究發現,每天服用抗氧化維他命C、維他命E,以及葉黃素,可減少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惡化。
(作者為新光醫院眼科醫師,本文取自《新光醫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