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露營喝山泉水 小心染鉤端螺旋體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登山健行、露營成為國人熱門休閒活動,但要小心「隱形殺手」鉤端螺旋體。
台南市1名45歲陳姓民眾日前前往雪山登山過程中飲用山泉水解渴,回家1週後竟出現高燒,伴隨全身痠痛、頭痛和腹部不適,症狀持續不減,趕緊到衛福部新營醫院急診就醫。
在排除武漢肺炎病毒感染後,急診科醫師曾暐昕發現,陳男出現呼吸衰竭、肝衰竭、黃疸及腎衰竭,後續更引發嚴重酸血症,詢問他曾喝過山泉水,加上尿液檢查,診斷為感染病菌鉤端螺旋體。
當天陳男被緊急安排入住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緊急安排洗腎並給予抗生素治療感染,在重症團隊照護下,5天後陳男成功轉出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再5天後康復出院。
曾暐昕說,鉤端螺旋體病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的人畜共通感染病,在國內被歸類於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可經由食入或接觸受感染動物之尿液或組織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
曾暐昕說,除了山上哺乳類動物可能帶有鉤端螺旋體病菌,民眾在野外登山露營、游泳、飲用生水,要小心不要接觸到被鉤端螺旋體污染的水體;因市場、夜市的老鼠身上也有可能帶有此病菌,清潔時也要小心不要接觸污染水體。
曾暐昕說,人體感染鉤端螺旋體後,症狀因個案而異,多數無症狀和輕症,感染後一到兩週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無力、腹痛、腹瀉、黃疸、腸胃道出血、尿變少甚至無尿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但少數個案會以腦膜炎症狀表現,像陳男出現呼吸衰竭、肝、腎衰竭的重症較少,如未及時獲得妥善治療將有致死的可能。
曾暐昕說,民眾登山露營,避免飲用未煮沸的生水,儘量清潔雙手,如有不明原因發燒、肌肉痠痛、結膜充血等疑似感染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告知接觸史及暴露史,以供早期醫師診斷、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