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寶寶副食品這樣加 補足成長轉換期易缺3種營養素

2022/07/02 17:36

營養師表示,寶寶吃海鮮不只可以補充鋅,長大後對海鮮的接受度也會比較高。(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寶寶4-6個月時開始逐步嘗試添加副食品,營養師李其昀表示,在成長轉換期,寶寶最常缺乏的營養素主要是鋅、鐵、維生素D,這些都可以透過肉類、魚類等來補足,但他也提醒,若改變飲食仍有不足的情況,就要尋求專業協助。

李其昀在臉書粉專「零距離營養師 David 李其昀」分享透過食物補足寶寶缺少的鋅、鐵、維生素D,並指從食物中獲得所需營養,對寶寶來說是最安全且好吸收的方式,建議準備副食品時,食材要盡量多元。若仍有攝取不足的現象,再遵循兒科醫師建議評估是否需要補充營養劑。

鋅與人體免疫力、腦部發育有關,李其昀提醒,若寶寶出現食慾不佳、反應行為遲緩,就要注意是否缺鋅,他表示,缺乏鋅會造成免疫力低下、腦部發育遲緩。

可以吃:

●肉類、牛奶: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鋅含量也高,可適時添加肉泥或肉末讓寶寶吃,也要補充足夠的牛奶。

●海鮮:海鮮含鋅量高,不少家長認為海鮮容易誘發過敏,但李其昀說,根據研究,從小就攝取海鮮類食物的寶寶,長大後反而對海鮮的接受度較高,包括牡蠣、蝦蟹類、貝類等。他建議,可以去殼後切碎給寶寶一起吃,他也提醒,海鮮切勿生食、烹調需留意新鮮度。

●全穀類與堅果類:全穀類與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鋅,但要注意,5歲以下的孩子不要給整顆堅果,以免堵塞氣管引發致命危機。

李其昀指出,幼兒最常見的營養缺乏之一症是缺鐵,4-6個月的寶寶體內庫存的鐵已經差不多用盡,他提醒,缺鐵容易造成疲累、焦躁不安,嚴重甚至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發展。

鐵的來源有2種

●動物性來源:動物性來源的鐵人體利用率較高,如紅肉、動物肝臟、魚類。

●植物性來源:如深綠色蔬菜、全穀類、堅果類,可搭配動物性來源一起食用,加上含維他命C的蔬果,可以幫助鐵的吸收。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元素,不足的話容易影響骨骼與牙齒發展。李其昀提到,最主要的天然來源是日光,但因寶寶的皮膚較脆弱,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幼兒直接曝曬。他建議,夏天最好選擇在上午9點前或下午4-5點外出曬太陽,每天15至30分鐘。

可以吃

●油脂較高的魚類:如鮭魚、沙丁魚、鮪魚

●蛋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