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疫情肆虐健康仍要顧!營養師分享「5大飲食要點」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國內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何補充營養可說是相當重要。營養師對此分享疫情下的飲食該如何吃,幫助民眾鞏固飲食健康。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布影片分享,在疫情之下建議民眾把握好5項飲食重點,分別是維生素C、蛋白質、澱粉、Omega-3以及水。
維生素C
維生素C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但因為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流失且身體不會自動合成,因此要透過每天攝取補充。建議每天最少吃2份新鮮水果來補足,例如1顆芭樂、1顆柳丁、10顆草莓、2粒奇異果。
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主成分,尤其白血球和抗體,若當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或品質低下,會增加感染細菌、病毒的風險。建議民眾1天需要吃5至8份的蛋白質,大約是1個半左右手掌大小及厚度,最好平均從動物性及植物性2種來源攝取。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有豆類、豆腐及豆製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則是瘦肉、雞肉、魚肉、海鮮、奶類、雞蛋等。
澱粉
未精緻的雜糧裡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和各種礦物質、膳食纖維,尤其維他命B2、B5、B6、葉酸對維持細胞黏膜健康,以及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益。建議每天3餐的澱粉中最少吃1碗糙米飯、五穀飯或搭配燕麥,來取代精製白米飯、白麵條、白麵包吐司等。
Omega-3
Omega-3能降低體內慢性發炎、免疫細胞不過勞,如果飲食缺乏這類好油,肌膚就容易敏感、免疫力較差。若攝取足夠,體內對抗病菌的白血球活躍度也會上升。但是Omega-3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食物攝取。建議每週吃3次深海魚類,例如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也可攝取海藻、堅果、亞麻籽、亞麻仁油、紫蘇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好油脂食物。
水
多喝水,也可以多喝綠茶。茶素能防止病毒跟黏膜細胞結合,起到阻擋的作用。而綠茶的兒茶素含量最高,建議每天可以喝點綠茶。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