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尿路結石成因到預防一次看! 醫:像不定時炸彈發作痛不欲生

2022/05/25 12:59

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疾病,其中腎結石跟輸尿管結石宛若「不定時炸彈」,平常躲起來相安無事,一旦發作會「痛到感覺要人命」。示意圖。(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疾病,其中腎結石跟輸尿管結石宛若「不定時炸彈」,平常躲起來相安無事,一旦發作會「痛到感覺要人命」。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致樵在部落格中以4篇文章介紹,什麼是尿路結石、症狀、成因、檢查與處理方式、如何追蹤及預防,並提醒治療方法眾多,病患需要與泌尿科醫師充分溝通,才能選出最合適的。

什麼是尿路結石

李致樵表示,泌尿系統由兩側腎臟、兩條輸尿管及個膀胱接到尿道所構成。尿液從腎臟製造後進入腎盂,再經由輸尿管流到膀胱,最後從尿道排出體外,「只要尿液經過的地方,都有可能有結石產生」。尿路結石在台灣好發率約為10%、男性多於女性,腎結石發生率遠高過輸尿管、膀胱結石。

症狀

李致樵指出,腎結石大部分沒症狀,常是意外發現,除非造成腎臟內部構造堵塞或感染,會有腰痠、腰痛、發燒等症狀。本身可能會造成慢性腎臟病變、尿路感染及引發代謝性的骨頭疾病,即使無症狀「只要體積夠大都需要處理」。若結石卡在輸尿管,可能會出現下腹痛、腰痛、噁心嘔吐、血尿及尿不出來等,甚至痛到冒冷汗。

成因

李致樵提到,腎結石成因包括基因遺傳、飲食喝水習慣、氣候緯度、代謝異常、內科疾病等,有些人一生只會出現1次,但有些人則會反覆發生,可能只有單一小顆,也有可能是多顆而且體積大。「對於大顆、量多且反覆發生的尿路結石,通常都是有特殊疾病或原因造成」,屬於高風險族群。

高風險族群

李致樵也舉出5個高風險族群,一般常見危險因素像是很年輕就發生的結石、反覆發生的結石、有家族病史、尿酸結石及感染性結石;與內科疾病相關如腸胃道疾病、腎鈣化症、代謝症候群等;與基因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礦物質及化學物質代謝異常而反覆產生結石;與構造異常相關的問題如尿路有狹窄或腎臟內部構造異常;環境悶熱,長期暴露在鉛、鎘之下。

檢查方式

李致樵說明,尿路結石檢查包含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腹部X光、電腦斷層;驗尿看PH值、比重,有沒有紅血球、白血球;抽血檢測血球、尿酸、鈣鉀鈉等,結石分析,以及連續48小時尿液收集檢驗。

處理方法

李致樵提及,尿路結石根據結石體積、位置、硬度、成因、復發風險度還有臨床症狀,有不同處理方式。一般情況下的腎結石,處理方式包括大量喝水、自行排出;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造廔腎臟取石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輸尿管結石部分除了量喝水、自行排出,還有手術處理。

不論是腎或輸尿管結石,若出現尿路感染引發敗血症、急性腎衰竭、無法壓抑的疼痛時要緊急手術處置,趕緊打通被結石堵住的尿路系統,緩解嚴重副作用。若是有些無症狀或沒造成嚴重副作用的小結石,不需手術介入,或針對手術後殘餘的碎小石頭,可考慮給予排結石的藥物。

如何追蹤、預防

李致樵說,長過腎結石的人,10年內再發生機率高達50%,應定期追蹤,建議每半年至1年驗尿、照腹部X光及腎臟超音波,才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於如何預防,除了水分攝取足夠,每天排尿量要2至2.5公升,讓尿液清澈透明、無色無味:多吃蔬果高纖食物、營養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並適度運動、避免肥胖與高血壓。

李致樵提醒,治療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的方法很多、手術技巧日新月異。病患需要與泌尿科醫師充分溝通,才能選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