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染疫期間容易掉眼淚? 專家解釋背後原因

2022/05/22 21:30

當人們感到長期壓力、疲倦,或是身體不適時,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可能難以承受,只能透過眼淚舒緩情緒;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許多人在染疫期間,可能發現自己除了身體的不適外,情緒也可能異常脆弱,遇到一點小事也可能導致眼淚不自主的落下。據外媒《The conversation》報導指出,當人們感到長期壓力、疲倦,或是身體不適時,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可能難以承受,只能透過眼淚舒緩情緒。

澳洲墨爾本大學正向心理學副教授柯恩(Peggy Ker)表示,很多人在生病或心理壓力大的時候,會為微不足道的小事流淚,像是在家中找不到牛奶這種小事,甚至有時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流淚。

眼淚可調節情緒

眼淚是衡量人類內心情緒狀態的物理指標,當感到強烈的悲傷或是強烈的快樂時,就會流下眼淚。柯恩說明,這是因為強烈的情緒會刺激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而流眼淚則能刺激自律神經系統中的副交感神經讓人平靜下來。

人從小就在學習如何掌控情緒,在社會認可的範圍內表達情緒,避免負面情緒的身體表現,例如:可以在觀看悲傷電影時哭,但若在工作中哭泣,通常較難以被人接受。

柯恩指出,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負責回應自律神經系統放出的情緒訊號,幫助調節情緒。但若長期感到壓力、疲倦,或是經歷長時間的身體、情緒痛苦,將使前額葉皮質不堪重負,無法再以可控方式調節情緒,情緒將以流眼淚或暴怒的方式釋放。在情緒釋放前,甚至可能對於自己的糟糕的情緒狀況一無所知,直到眼淚掉下來後才發現。

柯恩表示,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容易哭泣,一般來說,女性也會比男性更容易哭泣,但社會期待與生理因素在此影響的程度,仍不清楚。

眼淚是一種求救的表現,明顯地告訴別人「自己現在情況很不好」,也會讓其他人產生同情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眼淚的意義

儘管社會不太認可強烈的情緒表達,但眼淚實際上有助於建立和維持社會連結。柯恩指出,因為眼淚是一種求救的表現,明顯地告訴別人「自己現在情況很不好」,也會讓其他人產生同情心。

眼淚是人類天生的自然產物,有時候處在壓力下時,沒有什麼比好好哭一哭更能舒緩壓倒性的情緒了。但柯恩提醒,若感覺自己已經哭過頭了,仍可以找醫師談一談可能的身體或心理原因。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