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腸躁症影響生活 醫:9點飲食指南助改善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腸激躁症又稱為腸躁症,是一種症候群,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內視鏡室主任詹宜學表示,腸躁症的患者,往往不敢吃東西,因為吃了就容易肚子痛和常跑廁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並分享2022年3月美國消化系醫學會(AGA)發表的「腸躁症最新飲食指引」。
詹宜學在臉書粉專「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發文指出,問診時會了解病患飲食習慣,提供飲食衛教,因為做好飲食介入,就可以減少藥物的使用,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如果病人本身有自覺,腸胃症狀發生與飲食有關係,轉介營養師做飲食衛教是有幫助的。
●如果病患本來就很少攝取會造成腸躁症的食物、有營養不良的風險、或有無法控制的精神疾病應,該篩檢看看是否有進食障礙(例如厭食症、暴食症等)。
●如果開始飲食治療,需要隨時追蹤臨床反應,如果反應不佳,就應該要改變飲食,或是藥物治療的介入。
●在與營養師會談前,病患應該要先學會記錄飲食日誌,提供營養師以利訂製個人化的飲食菜單。
●可溶性的纖維對腸躁症的整體症狀是有幫助的。
●低敏飲食(low-FODMAP)證實是目前對腸躁症最有效的飲食建議。
●低敏飲食(low-FODMAP)分三階段:限制(不超過4-6週)、重新引入、介入低敏飲食、制定個人化飲食菜單。
●多項研究顯示,無麩質飲食不一定對腸躁症有幫助。
●目前尚未有一種生物標記能夠有效的預測飲食介入,對腸躁症患者是有效還是無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